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湿地生态是地球中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以及人为性的破坏,我国湿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结合这种现状需要相关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保护与修复措施,保障湿地生态,恢复自然环境。本文对当前湿地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给出合理化建议。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样,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中的生物、水文、化学、物理等自然发生的过程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才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组分得以维持,湿地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的与人类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寒、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景观与文化价值,正是由于湿地对人类以及野生生物存在广泛意义,在维持生态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必须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1、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环境污染现象严重
湿地生态的建设需要以水资源为基础,水资源污染已经成为湿地生态环境最为严重的问题,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等的过量排放会对湿地生态带来毁灭性破坏,另外空气污染也会影响湿地生态资源的正常发展,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污染也是生态环境下降的重要因素,由于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农药等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酸碱失衡,严重影响湿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外来物种入侵
在自然界中,在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每一个物种都会在特定的区域内进行生存与发展,由于湿地生态多样性比较高,非常适合生物生存,很容易遭到外来物种的入侵,湿地往往在有水的地方,所以对外界的交流也比较频繁,更容易引来外来物种。外来物种的入侵会通过食物链、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不断扩大,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对系统的层次带来影响,改变湿地结构与功能。
(3)湿地生态管理漏洞
湿地生态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其目标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推动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几年来,湿地生态环境管理方面出现了一定漏洞,许多湿地管理已经开始以农业生产为目的,一旦过度的以资源利用为目的,势必会追求最大产出目标,对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危害。
2、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完善湿地生态管理体系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为了全面提升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必须以健全的管理体系作为生态保护的基础,政府职能部门要处理好各工作领域之间的关系,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全面落实生态资源保护与修复工作。另外可以在相关管理部门设置湿地保护管理基金,确保湿地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提升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的管理效果。
(2)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需要人们共同努力,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通过广播。媒体、互联网等多渠道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人们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了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促进人们自觉参与到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监督中来,保护湿地水资源、空气、土壤,保障湿地生物及物种的稳定生存,通过大力宣传来提升社会对湿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认可度。
(3)控制湿地外来物种入侵
针对湿地外来物种的入侵,首先,我国要制定专门的生物入侵相关条款,建立起完善的外来物种入侵监测及防治制度,實现权利受监督、侵权担责任的法律效果。其次,要协调好各个防控部门之间的职责,采取中央监管与地方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林业、环保、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协同工作制度,以实现对湿地外来物种的有效监管。最后要防止人为有意引进,强化湿地物种管理,建立起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来对外来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为管理部门的监管提供依据,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应对,防止大面积危害的现象发生。
我国湿地生态总面积居亚洲第一,湿地具有结构独特与系统多样性的特点,是多种生物的主要栖息地,但是由于地表径流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很容易遭到破坏,形成不可逆转的局面,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高度重视,提高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效果,维持湿地物种的多样性,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477200河南省周口市生态环境局鹿邑分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5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