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武义县新宅镇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措施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武义县新宅镇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高山茶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有机茶面积位居全县第一。本文全面论述了新宅镇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措施、成效,提出建议,为全县乃至全省高山茶产业的发展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措施;成效;建议;浙江武义;新宅镇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9-0247-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新宅镇位于武义县南部山区,距武义县城22 km,镇域面积181.2 km2,是武义县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镇。201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全镇下辖24个行政村、8 478户,总人口数2.16万人,是一个山多田少、以农业为主的山区镇。新宅镇海拔高、生态好、无工业污染、空气新鲜、水质清、自然环境优美,当地积极发展高山茶产业,辖区茶园面积634.5 hm2,其中有机茶园面积324 hm2,该镇产茶历史悠久,多数茶园隐藏在高山云雾中,茶叶品质优良,茶叶产业成为该镇农业的支柱产业,在2008年被认定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茶叶产业强镇”。
  1    高山茶产业发展措施
  1.1    产学结合,走科技发展道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提高新宅镇茶叶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利用浙江大学与新宅镇挂钩结对之契机,实施科技合作,由浙江大学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新宅镇提供实验基地。根据新宅镇海拔较高、云雾多、冬季寒冷、早春易受倒春寒影响的地理气候特点,引进品质优良、耐寒性好的龙井43、浙农113、浙农117等5個茶树品种,建立茶树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6个。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良种水平。麻竹园村一村民种植龙井43品种0.25 hm2,春茶产值30 400元,单位面积产值12.16万元/hm2。
  1.2    筑巢引凤,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由于新宅镇地处武义县南部山区,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本地农业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欠缺。因此,新宅镇政府将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茶叶产业的关键措施来抓。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从用地、交通、水电等方面给予投资者优惠;农技人员积极做好基地协调、技术指导,因而新宅镇在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武义县汤记高山茶业有限公司、武义县雅绿茶厂、武义县嘉盛茶业专业合作社等3家企业在新宅镇建茶叶加工厂并拥有基地;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华茗园茶业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在新宅镇也建有基地。有龙头企业的带动,茶叶产品质量提高,销售渠道畅通,茶叶产业发展走向规模化、专业化[1]。
  1.3    建设专业村专业户,做好示范与推广
  专业村专业户建设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麻竹园村位于武义县新宅镇,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具有良好的生态有机环境,村内有茶园面积逾33.3 hm2,其中龙井43、乌牛早、春雨1号、白茶、银霜等优良品种逾20 hm2,土茶逾13.3 hm2,好山好水好品种,出产的茶叶品质优良。除了优质的茶叶出产,麻竹园村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炒茶制茶能手,特别是龙井茶炒制传承多年,高峰期村内逾90户从事加工龙井茶和制作龙井茶,不但制作本村自产茶叶,还收购周边村落,甚至丽水地区的茶叶,吸引八方茶客,惠及四方茶农。近年来,村里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在村里务农的村民不足300人,茶叶更是成为在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村民总收入的80%以上。麻竹园村里现有龙井茶加工户近40户,每户均有几台或十多台加工机器进行加工生产,加工茶叶年收入可达4万~5万元,甚至逾10万元,是新宅镇的名茶专业村,也是较早从事龙井茶生产的茶叶专业村。
  1.4    积极发展有机茶,实现茶叶提质增效
  新宅镇地处武义县南部山区,工业欠发达,生态环境优良,发展有机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以发展有机茶为突破口,实施茶叶提质、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以茶叶企业为实施主体的茶园开发、承包、流转以及有机茶管理和颁证工作在新宅镇兴起,首选生态环境好、基地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茶园实施有机茶开发。近年来,新宅镇有机茶规模得到了较快发展,至2017年底新宅镇有机茶颁证面积达 324 hm2,占茶园总面积的51.1%,有机茶面积位居全县第1位,成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武义县的最主要有机茶生产基地。
  1.5    实施名优茶加工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
  茶叶加工机械化是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标志。为了解决春茶期间劳动力紧张、名优茶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新宅镇实施了名优茶加工机械化工程[2]。新宅镇在镇政府所在地大庙综合农贸市场举办了四届扁形茶机械制作现场会,邀请新昌、磐安、建德及本县共15家省内外知名的茶机制造企业参展,现场炒制、评比,茶农直接鉴别茶机的优劣,现场订购,镇农机管理站给予及时办理农机购置补贴手续。实践证明,好的制茶机械可以节约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每台机械每天可增加利润200元,年增效益几千元。如今,名优茶生产形成了流水线作业,截至2019年,新宅镇小型茶叶生产机械达880台(套),真正走上了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道路。   1.6    举办新宅茶推介会,提升深山好茶的知名度
  2017年、2018年在本镇雅绿茶厂成功举办第一届、第二届新宅茶推介会,内容丰富多彩,有炒茶技能大比武、摘鲜叶比赛、山头茶评比,武义县电视台全程报道,收到良好效果。2019年在此基础上又在武义县城壶山广场隆重举办第三届新宅茶推介会,武义县融媒体中心进行网络全程直播,观看人数超过80万人。东巨村垵塘、丁三坪、大山头茶园以及金榜村五辽茶园,在此推介会上迅速被客商认养并现场签订认养协议。对于被认养茶园,村里每年提供按有机茶管理标准进行管理生产的干茶75 kg/hm2,价格2.7万元/hm2,干茶外形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加工,每年4月20日前后交货,一认3年。2017年,在新宅镇成立了浙江大学茶业驿站,2018年举办了首届新宅茶产业链技能提升培训班及首届评茶知识培训班,通过连续3届推介会的举办以及系列培训的进行,大大提升了新宅茶的知名度。
  2    高山茶产业发展成效
  2.1    通过茶叶产业建设,探索出山区茶叶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以生态高效为目标、以发展良种茶园为基础、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以有机茶开发为突破口的产业发展模式已形成。例如,近年来浙江华茗园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新宅镇大莱村大园塘茶园建有公司直控的15.7 hm2抹茶基地,产品质量在同类企业中处领先地位,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公司也积极推进自有品牌建设,如“大莱香雪”和“大莱玉露”等有机茶品牌,开设“华家茶铺”实体和电商店铺。
  2.2    经济效益稳定增长,茶农收入显著提高
  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稳定增长,茶农增收。2019年茶叶产值3 807万元,惠及农户5 000余户,户均逾7 600元。茶叶销售是新宅镇农民春季的主要收入,依据农商行新宅分行近几年的存款状况,茶季存款明显增加。
  2.3    解决高山农民就业,致力山区乡村振兴
  茶产业的发展增加了茶园管理、名优茶采摘劳动用工,春茶期间名优茶鲜叶采摘工资40~60元/kg,增加了中老年及妇女的就业。农民忙于采茶、制茶、售茶,带动了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商品零售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无暇顾及搓麻将、打扑克,促进了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
  2.4    农机与农技密切配合,有效进行茶叶加工机械质量监管
  每年春茶开采前,开展茶叶加工机械的检测检修,严把机械检修质量关,杜绝“三无产品”进入市场。每年早春举办名优茶炒制现场会,让更多的茶机生产企业参与竞争,让茶农选购优质的机械。
  3    高山茶产业发展建议
  3.1    努力打造有机乡镇,继续大力发展有机茶产业
  2019年2月新宅镇被武义县有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授予“县级有机农业示范乡镇”,以此为契机继续大力发展有机茶产业,除县里有机农业政策扶持内容外,需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有机农产品的公共品牌建设、宣传营销、专家聘请、技术培训、有机农产品展示中心建设、网络展销平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等工作。推进常规茶园质量安全提升,做到茶园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没有污染茶园,管理良好,人工除草,不荒芜,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用太阳能杀虫灯、黄板、性诱剂和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及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茶园用肥、用药、深翻除草以及茶叶采摘、修剪等都有记录,可以追踪溯源。
  3.2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茶农提供优质服务
  首先,依靠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改善道路交通,建设从村庄到茶叶基地的运输道、作業道,为茶叶的生产、运输、销售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规范鲜叶交易市场和筹建干茶交易市场,在原有自发的鲜叶市场的基础上,规范市场管理,为茶农提供安全、公平的交易环境[3]。充分发挥全镇开设的3个鲜叶市场功能,拟在镇政府所在地大庙建设1个干茶交易市场,进一步方便茶农交易,降低茶农交易成本,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3.3    挖掘人文典故,做足金板茶叶文章
  离武义县城38 km的大山深处,有一座景致秀美、崇学向善的古老村落——金榜村。环村的山丘上是村民历代种植的茶树,这里平均海拔逾400 m,空气清新、雨水充沛,逾40 hm2的茶园沐浴着这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土壤。茶叶是金榜村的主要产业之一,纯朴的村民始终保持着最传统、最原生态的种植和管理方法,施农家肥,纯手工采摘,真正保证了金榜茶叶的有机、绿色、健康。在这个崇学向善的村落,历代传承着为赶考学子煮茶叶蛋的传统,一是为学子补充营养,二是茶叶蛋方便携带保存。自家高山采摘下来的茶叶,与自家养的土鸡蛋相碰撞,呈现了高山有机茶叶的又一种美的享受与人文关怀。
  3.4    因地制宜管好“野放茶”,顺势而为发挥有机本色
  高山的茶园与低海拔地区的茶园有所不同,低海拔茶园一眼望去整齐划一且大面积连片,可以进行机械化采摘,甚是好看;而高山茶园地势高且不平整,不仅茶树参差不齐,鲜叶需人工采摘,泥土里还长着很多杂草、野花,甚至在茶树上还爬有藤蔓,“野放茶”是山区一条“无为而治”的种茶之路。基本上,茶山上的杂草,只要未高过茶树,只要不过多地与茶叶争夺营养,就可以任其生长,使茶树与杂草保持竞争关系,提高茶树生存能力。发生虫害也不施农药,与茶山相处在一个相对自然的状态。根据茶树生长情况,适当施用菜籽饼、羊粪等有机肥料,尽量使茶山土壤保持原样,增加土壤中蚯蚓的数量。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疏松土壤,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提高了土壤的透气性,农作物会长得更加健壮[4]。除草完全采用人工的方式,把清除的杂草翻过来,踩几下就能当肥料。工人采摘茶叶时,踩过的草长势不如茶叶,这就是有机本色。
  4    参考文献
  [1] 卢晓阳.信阳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4(51):55-56.
  [2] 王立新,阮仕君,聂宗顺,等.毕节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5):255-258.
  [3] 聂宗顺,聂富祥.毕节地区茶业现状及对策[J].耕作与栽培,2003(3):5-6.
  [4] 牟春林,马贤惠.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理论与当代,2011(5):39-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183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