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天山马鹿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林

  摘要 介绍了天山马鹿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其繁殖技术,包括种鹿的选择标准、选配原则、配种方式、配种期饲养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天山马鹿的繁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山马鹿;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295-02
  天山马鹿属偶蹄目鹿科马鹿种,世界分布有33个马鹿亚种,其中我国分布有10个亚种,而新疆就有3个马鹿亚种,即塔里木马鹿、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经过近20年的配种试验研究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通过科学的饲养和有效的配种措施大大的提高了野生天山马鹿的繁育能力[2],有效地改善了长期无外来野生种马鹿血缘而导致的品种退化问题,优化了后代仔鹿的生产品质,不但将天山马鹿的受孕率提高至97%以上,同时平均繁殖成活率提高至86.2%,为天山马鹿品种的保存和优良种性延续探索了一条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措施。伊吾马场养殖天山马鹿已有30余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科学饲养和经验总结,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地、较为完整的提高天山马鹿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1 天山马鹿的生物学特性
  1.1 分布和特征习性
  野生天山马鹿分布于沿天山山区从伊犁州―博州―塔城―昌吉州―哈密地区,野生天山马鹿喜栖于大面积针阔混交林、高山森林草原地带;夏季上到林带顶端,冬季下迁到山谷密林;非生殖季节,雄鹿群栖或独栖,雌鹿与仔鹿结群隐蔽于密林中。80%以上食物是禾本科植物[3]。天山马鹿是优良马鹿之一,体型较大、粗壮,胸深、胸围和腹围较大,四肢强健,喜扒水、水浴和泥浴。茸主干、眉枝粗长上冲,嘴头肥大。驯养的天山马鹿性情温顺、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也较强,产茸量、繁殖力高,经济效益高,因此天山马鹿具有很高的育种价值,目前在全国许多省区都有驯养或引种养殖。
  1.2 繁殖特点
  天山马鹿一般开始进入性成熟时间为:雌性4岁,雄性5岁,6~11岁为发育成熟期,每年9―11月发情、交配,翌年5―7月产仔。马鹿的发情持续时间一般在24 h左右,经6―7 h进入发情旺盛期。此外,影响天山马鹿繁殖力的重要因素还有当地气候、饲养条件、种鹿的品质、营养状况以及配种方式等。
  2 繁殖技术
  2.1 种鹿的选择标准
  根据天山马鹿的品质特性,选择双亲生产性能高、体质强健、体型大、优美、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后代作为选配种鹿,在饲养中结合后裔测定再进一步选定,打好耳号,以便于识别和档案管理。种雄鹿的年龄一般在5~9岁,雌鹿在4~9岁。种雄鹿要求头轮廓优美,额宽头大,草椿粗圆,花盘鼓豆呈平环连珠状、整齐。前躯发达,肩宽,腰背平直,肌肉丰满,结构良好。四肢强健有力,睾丸发育良好、左右对称,精力旺盛。产茸量比同龄雄鹿高20%~30%,收茸期要着重注意选择茸形优美、主干与各分枝比例适宜、左右对称无畸形的种鹿,做好耳号登记,记入档案。繁殖雌鹿群个体要求性情温顺,母性表现明显,繁殖体况良好,无恶癖,体型健美,被毛滑顺,后躯强健,乳房及乳头发育良好,泌乳正常,繁殖力强。
  2.2 选配原则
  为繁育出较为理想的后裔,避免近亲繁殖,防止养殖马鹿的品种退化,正确的选配十分重要。原则上应根据雌鹿个体或繁殖核心群的综合特征,选择适当的种雄鹿进行配种。一是同质选配,即注重交配双方的个体品质,选择具有近乎同等生产特性和优良品质的雌雄鹿进行交配;二是异质选配,即选择具有不同优良品质的雌雄鹿进行交配,使其后裔具有双亲优点。在选配上应注意初配雌雄鹿不宜相互交配,在生产特性和体质上有相同或相似缺陷的马鹿不宜进行交配。
  2.3 配种方式
  伊吾马场饲养天山马鹿30余年一直采用自然交配纯种繁育措施,即在同一品种的天山马鹿中选出理想种公、母鹿进行自群繁殖。这种方法有利于保存和延续种性,巩固和提高种类的遗产性及生产性能,其后代遗传性能和生产力的巩固提高是稳定可靠的。目前,伊吾马场驯养的天山马鹿冬春季在林缘草场内处于半野生牧养,夏秋季(收茸期、配种期)采取分群舍饲。在多年的养鹿业发展过程中,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本地的配种方式,即对育种核心群进行试情配种和单公群母配种;对一般繁殖群进行试情后群公群母中间替换公鹿配种[4]。
  2.3.1 核心育种群的配种。在马鹿的发情期到来前7 d,根据生产性能、年龄、体质情况将育种核心群母鹿收群分成若干配种小群分入饲养圈,每群以10~12头为宜。每圈选定2头公鹿,1头是初角或幼龄专用试情公鹿,另一头是选定的预配种公鹿,精心饲喂,记好耳号,录入档案。将试情公鹿放入母鹿圈中进行试情和诱情(一般白天放入圈内,夜晚分出圈外),管理人员细致观察,发现发情母鹿时及时将发情母鹿拨到选定种公鹿舍内与其进行交配,或直接将预选种公鹿拨入母鹿圈内与发情母鹿交配。因天山马鹿受环境影响多在夜晚进行交配,因此可根据种公鹿配种体况,适当白天分出母鹿圈进行精饲料喂养(一般2 d休养1 d),以补充体力,提高配种力和受胎率,配种时要保持环境安静,严防惊吓刺激。育种核心群的母鹿应以同一头种公鹿进行复配。这种方法的好处:圈内活动范围不大,发情母鹿不会漏配,受孕率超过97%;较好地利用优良种公鹿,后裔品质优良;配种期间没有争偶斗争,饲养精细,利于管理;种公鹿配种体质得到保证,配种后体力恢复快。
  2.3.2 一般繁殖群的配种。在发情期到来之前将一般繁殖群母鹿按50头左右为1个配种群分入大圈或不同的草库伦中,按1头种公鹿负担7~10头母鹿的配种比例,将试情公鹿放入母鹿群中进行诱情,母鹿群进入集中发情期之前将预选种公鹿换入进行配种[5]。母鹿发情规律是季节性多次发情,发情周期平均为12 d左右,一般要经历3~5个发情周期,发情期大约要60~75 d,因此1个发情周期要换入1批不同种公鹿进行重配,以增强受精卵异质性,提高后代的生命力,一直坚持到配种全部结束时为止。在交配过程中若发现过于争斗的“王鹿”或体弱的配种能力差的公鹿应及时拨出母鹿群,以减少伤亡事故,提高受孕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占圈舍少,简单易行,受孕率在90%以上,种鹿参与配种机会均等。
  2.4 配种期饲养管理
  2.4.1 配种期种公鹿的饲养管理。在这一时期,公鹿性冲动激烈,消化机能紊乱,食欲下降,能量消耗大,因此在制定配种期公鹿的日粮时,要设法增进鹿的食欲,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以期提高采食量,保证体力,促进发情,提高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配种期公鹿必须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不能过肥或过瘦,配种饲养过程中应不断改进调料技术和饲喂方法,尽量做到饲料多样化,根叶、多汁饲料事先洗净、切碎,再与精料混合或调和制成干粥状饲喂,提高适口性。其配种期精粮日粮组成一般为大麦、玉米、胡萝卜、鸡蛋、糖、盐、骨粉、鱼粉分别为1.40、2.10、2.00、0.40、0.01、0.09、0.05、0.05 kg/(头・d)。
  2.4.2 配种期母鹿的饲养管理。母鹿此时在生理上性活动机能不断增强,良好的营养水平对加快配种进度与提高母鹿怀胎率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摄入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饲料。核心繁育母鹿配种期精料日粮组成为大麦、玉米、胡萝卜、鸡蛋、盐、骨粉、鱼粉分别为1.00、1.50、1.00、0.20、0.09、0.03、0.03 kg/(头・d)。
  3 参考文献
  [1] 于浩,李小平,杨秀芹,等.天山马鹿起源与分子进化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8):114-115.
  [2] 艾尔肯・吉力力,焦武,古丽波斯坦.察布查尔天山马鹿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新疆林业,2010(3):45-47.
  [3] 陈蕙兰.天山马鹿营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草食家畜,2009(3):16-19.
  [4] 高庆华,韩春梅,文智举,等.天山马鹿诱导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试验[J].畜牧与兽医,2007,39(4):31-32.
  [5] 李淑玲,马建章,包军.圈养种群天山马鹿繁殖行为的季节变化规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7):100-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601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