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管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石义勇
曾经,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我们常将管理工作视为学校领导的事情。“管理”嘛,必然象征着“权力”的使用,普通教师何来管理的权力,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多少年来,我们教师已经习惯于这样的管理思维,毫无理由,也心甘情愿地放弃了本属于自己的权利。在学校的管理中,很少听到来自基层的声音,管理的决策也基本由领导们来费心费力。
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思想的开放,社会管理也正逐步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步入新世纪的学校管理工作,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惯性思维的影响正逐步地淡化乃至消失;教师的“主人翁”意识正逐步地增强;作为个体的人,权利与责任感也开始回归。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原来的“一言堂”模式基本上被“民主决策”所取代,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始高涨。更多时候,我们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听到了来自基层普通教师的声音,这些声音的力量正由弱到强,这些声音的主张正逐步被采纳;这些声音的权利正逐步被肯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毫无疑问,学校的管理模式正在向着“人性化”的方向改变,学校的管理思维也正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
学校体育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作为学校宣传的重要窗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相对于学校其它的管理工作,学校体育工作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许多工作必须协同好多职能部门才能有效地开展。在管理中,如何更好地体现时代特征对管理的要求,即如何体现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可以从体育管理的两个基本面,即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两方面来加以研究和探索。
学校体育管理的中心工作是体育教学和课余活动与竞赛。这项中心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和接受者就是教师和学生。因此,体育管理工作一个基本面就是对人的管理。在对人的管理中,可以很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包括制度的落实、常规的要求、工作的安排、教学的组织、活动的开展,都可以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上来考虑管理的形式,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管理体系,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体育管理还应注重“人文”的关怀。因为在落实管理政策的过程中,管理的原则往往是很硬性的,从大局角度出发,这本无可厚非。但特殊情形下的管理,也不是一定要坚持形式的一统性,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多一点管理的弹性,同样可以达到管理的效果。譬如:学校在周一升国旗仪式的管理,要求学生统一着校服参加,这种方式的爱国教育,应该赞成;但特殊情况下,好比寒冷的冬季,要求学生穿着单薄的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便使很好的形式教育陷于僵化之中,同样也把学生置于危害身体健康的境地之中,可以说百害无一益。因此,学校管理完全可以要求学生不拘泥于服装的统一,带着同一颗“爱国”心,来参加升国旗仪式,我想也同样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由此看出,管理形式的变化,便可以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教师、学生感同身受,必然触及心灵中的“人性”,从而也使管理达到了“人性”教育的目的。
学校体育管理还有许多围绕中心工作展开的系列管理工作。这一系列工作面对的是对物的管理。如何在对物的管理中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看上去似乎是个难题,实则不然。体育所有对物的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为了对人的更人性的管理,也为了对人的更人性的关怀。教师和学生是使用体育物资设备的人,体育对物展开一系列工作,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更科学合理、更高质量、更方便快捷地使用这些物。譬如:在体育器材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就应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情况和使用特点,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再譬如:通过网络平台,收集体育教学中的一些学生所喜闻乐道的前沿信息动态和教学素材,丰富教学的形式,拓宽学生的运动知识。这都是在充分体现“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开展的体育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工作是一盘棋,体育管理工作是一枚重要棋子。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要求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必须在学校管理工作领域里切实地体现“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让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他们之间的教学活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00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