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金红

  摘要: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可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从而使学生从记忆仓库中涌出许多表象,激发出多种联想,形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课堂气氛。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把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统一起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
  关键词:教学活动 学习情感 激发
  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应该自己充分进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去,与学生进行彼此毫无分岐和亲密无间的交流。”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可以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从而使学生从记忆仓库中涌出许多表象,激发出多种联想,形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课堂气氛。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把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统一起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如何在数学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现在这个注重人格,张扬个性,高度重视问题意识、思维品性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创造教育时代,有着信息多远、易得可选、教育者权威削弱、教育更民主的特征。所以,新时代的新教育呼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在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教学技巧上做出改进外,其最重要的一面,还是转变教育观念,摆正师生在教学中的位置,同时调整相互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可以把教师角色定为“导游”、“主持人”以及“导演”、“舵手”等,但更重要的是,不管什么角色,教师都应该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对话情境”。这里的“对话情境”,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讲座或争鸣,而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它的核心是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情感的相互交流。
  关爱每一个孩子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文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个孩子。”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当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时候,你的话语就自然会变得亲切温馨,目光就自然会变得满含信任,举手投足都会变得优美动人。
  有调查表明: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的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二、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
  每个学生,相貌和智商都有差异,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对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还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弱小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尊重学生还要蹲下来看儿童的世界,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分享学生的快乐。法国的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曾说到:“做老师的经常在那里假装一副师长的尊严样子,企图让学生把他看做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样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要打动别人的心,自己的行为就必须合乎人情!”我们经常说教学相长,这不正说明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就是老师,老师就是学生。老师不可能在不平等的环境中的得到尊重,所以就是为了自己,作为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
  三、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孩子来说,自制能力差、就更容易犯错误。学校是个允许人犯错误的地方。如果学生都不会犯错,那还需要我们老师来教育吗?所以,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应以平常心对待,切忌在没有了解事实真相或还没有把握地去评价学生之前,不要随便批评学生,更不要批评过滥、过激。要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就需要教者有教育的智慧和艺术了。如果在学生犯错误时,只要我们有耐心,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中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和学生的所思所想,然后从正面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并以宽容、理解的心态,给学生以改正的机会。又有谁不愿意进步呢?对待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有的错误,学生是会一犯再犯的;教师要允许学生的错误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他们毕竟还是孩子。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产生浓厚的求知欲。电教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演示力,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主动地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首先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三件圆形物体:圆桌面、钟表、车轮,让学生观察形状,然后把物体外形显示出来,抽出实物,得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从而建立圆的表象,接着为了学生明确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借助计算机技术在屏幕上出现: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一只小羊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树上,小羊围绕树木跑一周,小羊跑的轨迹,电脑用红色光圈闪烁出来,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封闭的曲线――圆,通过以上两个过程的演示,使抽象、难懂的几何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一目了然,使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数一数全班有几个组?每组几人?男生有多少人?再帮老师数数校园里有几棵白杨树?再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