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越剧欣赏教学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芳
摘要:越剧在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中,历史较短,仅有百余年。它起源于浙江嵊州的农村,基于地域的特点,嵊州市第二中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了越剧欣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越剧欣赏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论述,希望给广大教师以借鉴。
关键词:高中音乐 越剧 诞生背景 艺术风格 艺术特质
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秉承传统,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学校都开展了越剧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由于现代青少年大多比较热爱流行音乐,对传统戏曲因为缺少了解而失去了主动接触的兴趣,所以,在高中音乐越剧欣赏课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从了解越剧,到接受越剧,再到欣赏喜爱越剧是教学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了解越剧的发展过程
嵊州,人杰地灵,山水秀美,自古便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说。1906年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雨意绵绵,在嵊州甘霖镇的东王村,当时的说唱艺人用四只稻桶和两块门板搭成一个戏台,就在这简陋的舞台上,越剧诞生了。越剧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落地唱书”到“绍兴文戏”以及“女子越剧”几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社会背景为依托,各个时期也产生了一批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在向学生介绍这部分内容时,大多以讲故事的形式结合校本教材和视频资料阐明这些越剧发展的历程,在一幅幅旧时生活风俗画里学生了解认识了越剧的起源,引发了学生探求的欲望。当然,如果有条件时,带领同学们去实地探幽寻源就更加富有效果了。
二、让学生感知越剧的艺术风格
1.越剧的唱腔美
越剧的唱腔由唱词和音乐两部分组成,越剧的文学语言,兼有民歌和古典诗词的双重美色。它的唱词一般有“七字句”和“十字句”的格式,无论何种格律,它都体现一种音律美,很多唱词蕴含丰富深厚的古典文学和文字之韵味,在做曲目的欣赏时,可以先请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诵这段词,理解词意,然后进行讨论,说说人物在这个特定的情节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老师加以引导,视频播放这个片段,学生在这样一种雅致宁静的气氛中感受了越剧的唱词美。而要使得这词流动起来,必须依托唱腔而进行,从而引出对唱腔的认识。
越剧的唱腔经历几个发展阶段,主要有《四工调》、《尺调》和《弦下调》,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分辨不同唱腔的大概情绪音韵特点。我的做法是各选一个典型唱段赏听,讲解这三个不同时期的唱腔的形成和特点,然后让学生听三个唱段,接着说出相应的唱腔类型,然后学唱这个唱段,加深学生对不同唱腔特点的认识。再深入便可学习越剧流派的欣赏,每个流派的创始人以及代表性的一个唱段,我采用了校本课程教本和我的个人演唱专辑,每介绍一个流派和代表人物,都有相应的文字介绍,在听曲时可以看着课本上的乐谱和词,便于更好地理解词意和曲意,感受越剧的旋律之美。
2.越剧的表演美
中国戏曲的表现特点是:程式性和虚拟性,越剧也不例外。要让学生看明白戏曲表演首先要理解这两个概念。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关门、推窗、上马、上楼等动作,都有固定的格式。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戏曲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虚拟性是指演员某种动作,不仅要表现角色的思想感情,还要表现出角色所处的环境,没有这种动作的虚拟,假想的舞台空间和时间,就失去具体的内容。让学生理解体会越剧程式化虚拟化特征的最好例子是《情探》这出戏中的“行路”,播放绍兴小百花越剧团陈飞的视频片段:在空旷的舞台上,敫桂英一袭白衣从高台处一个空翻而下,七尺水袖舞动如白练翻飞。学生每每在看这个高难度系列动作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阵惊呼!这就是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赞叹,使他们初次领略了越剧表演的美。圆场,水袖,优美的肢体语言,敫桂英边唱边做,在飘渺的空中已然夜行千里。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舞台虽小,变化却很多,表演有着无限的发挥自由。同学通过欣赏这样一个表演片段,综合性地认识了越剧表演的古典美。
3.越剧的舞台美
越剧发展一百多年了,如今舞台表演呈现给大众的是化妆、造型、服装、灯光、布景和道具的整体美。随着化妆技术的不断提高,越剧的妆容已由原来的纯粹油彩化妆向现代化妆转变,舞台上淡雅清丽的妆容更适合江南水乡这个婉约柔美的艺术剧种;要排演一出大戏,整台戏的服装会有一个适合剧情人物的的主题造型风格,有专门的服装设计师为每个角色设计服装。越剧古装人物的扮相,是富于现代感的古典美;越剧的布景灯光是现代手段,它的色彩观念和装饰趣味又是古典的、民间的;现在舞台道具的应用也很广泛,舞台装置极其丰富,比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西厢记》里那个转台的应用,让演员的动作和表演更具情境性和灵活性,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舞台背景道具为剧中人物服务。在这个章节的内容传导中,我让学生看茅威涛的几部戏的片段,比如刚才提到的《西厢记》的片段,还有《陆游与唐婉》,这两部戏堪称现代越剧人表演艺术高度的成功范本。另有上海越剧院的新版《红楼梦》“葬花”一场:偌大的舞台满是一棵棵模拟逼真的桃花树,落花飘飘洒洒,抒情的唱腔,林黛玉柔美的形象。黛玉穿行在桃花间,一株株桃花变换移动,整个舞台是灵动的。此情此景怎一个“美”字了得。学生在欣赏了这些整体舞台表演后纷纷表达自己的观后感,品论人物的表演美感、舞台道具运用和整体人物造型特色等等,热烈处进而拓展范围,大家开始交流起相关名著的文学艺术美,无意间如此的交流达到了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认识越剧的特质
越剧女小生这一现象,是越剧区别于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在让学生进行越剧欣赏的时候还需要对这一点进行说明。女小生之所以能获得广大观众的承认与追捧,是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优势的,她们以俊美的扮相、优雅的气质、细腻的表演、动听的唱腔深深地将越剧根植于人们心中。由于女小生在越剧演出中的重要性,这一行当的演员日渐增多,于是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小生流派,它们从声腔到表演,都各具风采,这些不同的流派即便是在演绎同一剧目时,也能给人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我让学生欣赏对比同一出戏不同演员演绎的不同效果。比如同样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回十八”一折,范瑞娟的梁山伯着重突出了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憨厚、朴实的个性特点,而徐玉兰所塑造的人物则给人留下一种比较缺乏人生阅历的印象,她的梁山伯,更具单纯、明朗的性格特征。
四、结语
作为一个嵊州人,我们人人都有责任让前辈创造的戏曲文化艺术在年轻一代人中流传,发扬。通过越剧欣赏教学也使得我们的学生接受戏曲艺术的熏陶,了解喜爱故乡的戏曲,真正领略越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黄士波,俞伟.嵊州越剧[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
[2]周华斌,李兴国.大戏剧论坛第3辑[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