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促进师生互动的再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南俊文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教师要从学生角度考虑,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情感。这意味着师生双方间的相互承认,教师应承认学生承担一定义务的同时,更要承认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统一体,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最佳组合,其本质是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师生互动 再认识 促进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这对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成为必需。
一、了解、熟悉学生,是师生互动的良好基础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了解、掌握“对手”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和熟悉班级学生的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社会文化差异)、个体差异(性格、学习方式、智力水平、思维水平和家庭及文化背景的差异),这虽然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但是做好了这一步,就为师生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条件
“民主、宽松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是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建构、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建立融洽、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就必须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内容,使教师、学生能够互动起来,使教者和被教者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师生互动的前提条件。
三、选择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教学内容和开放、多样与互动为主旨的教学形式,是师生互动的关键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为他们提供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寓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开放、多样与互动为主旨”的教学形式,必然使教学过程显得丰富多彩、富有灵气。遵循新课程理念,教师应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的身份,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研究性、讨论式、小组合作与实践探索等学习方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使课堂深入社会、融入生活,让“辩论、猜谜、游戏”等形式充实课堂,让课堂在开放的情景中升华、让学生在多样的组织策略中自主建构、让师生在互动的交流中共同成长,使数学课堂更具生机和活力。努力使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选取开放、多样互动的教学形式,以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生机和活力,使教学具有实效性。这更是师生互动的关键所在。
四、设置简明而有梯度的问题情景,是师生互动的桥梁
在认知上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知方式去要求学生;在情感上,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的情感要求,要尊重他们做出的行为选择,更要尊重他们的奇思妙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置,创设简明的、呈现梯度的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真正领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形式,既要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要突出本节课的独特性,既要体现趣味性,又要体现科学性。这样,可由教师课前设计好问题,也可在课堂中激疑,或让学生提出问题,营造问题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营造开放的教学情景和民主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鼓励学生大胆向权威、老师挑战,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设置简明而有梯度的问题情景,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桥梁之一。
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师生互动的保证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整合,因而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较深的文化底蕴、较广的文化视野,也就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博览群书,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有针对性的去了解和学习所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知识,对于学生可能有疑问的地方,都要尽可能的考虑到,这样才能坦然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疑,在师生互动中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师生互动的保证。
六、用好教学评价,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催化剂
教学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程并激励学和改进教的有效途径,而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把教学评价提高到教学的“生命线”的高度去认识,要通过建立多元性的评价目标(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有关人员的评价结合起来,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又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型作业、建立成长记录袋、分析小论文和活动报告)、多维性的评价体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科学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施“以激励和激活主体意识为目的”的教学评价,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通过评价,“评”出创新的活力与发展的动力,“评”出参与的能力与成功的实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和生动有趣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