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评价语言引导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耿丽丽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
  评价 教学效果 课程标准 激励 素质教育
  有人说:“当特级教师的学生是一种福气,听特级教师上课是一种享受。”究其原因,固然特级教师有着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教学功底,但最重要的原因,我想是来自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特级教师就是运用他们幽默风趣、睿智巧妙的课堂评价语言牵动着每一个上课学生、听课老师的心。听特级教师的课,你的眼神会被他们的无声语言所牵引,心灵会为他们的有声语言而折服。学生的心扉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打开了,“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学习心态充盈课堂。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给予学生中肯、富有激情的评价,把课上得驰骋潇洒,激情动人。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随着课改实验教学研究的深入,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发生了许多改变,冷面孔少了,简单、粗暴、挖苦,甚至随意谩骂就更少了。但是,也随着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况:评价的语言、动作机械单调:“真好!”“你真棒!”“真不错!”或者是教师的评价就是简单地重复学生的回答,多余而无效,激励手段单一,过频过滥。小红花、大拇指、智慧星等过频了,学生只注重奖品,不注重学习内容,达不到激励的效果。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其副作用不容忽视。
  推行素质教育,主渠道在于课堂教学。那么,美术课堂上怎样的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与人格成长呢?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构成,教学流程应该充满生命力。作为渗透于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的评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同时,美术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此,美术课堂应该丰富而灵动,运用充满诗意的评价能使课堂熠熠生辉、动人心魄,以真实打动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以真诚引导学生,让美术课堂评价更加精彩起来,真正做到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评价。
  那么,美术课堂评价不合理的现象有哪些呢?究竟什么样的评价是充满诗意的评价呢?下面就这两点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当前,美术课堂评价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有如下几点:
  现象一:评价缺乏真实性。
  《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而为了体现“激励”这一原则,一向吝啬表扬,苛求学生的老师又显得特别大方,课堂上表扬声不绝于耳,几乎听不到任何中肯的批评,其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夸大事实,如“你画得比老师还好!”“我们都要向你学习!”有的以偏概全,突出了正确、合理的一面,对其中不合理因素听之任之,如“画得太好了!”“说的完全正确!你太聪明了!”有的甚至对学生的错误观点不加引导,还称赞其见解独到……这些过于夸张甚至失实的“表扬”,带来的可能是学生思想上的模糊与片面,可能是学生对表扬的“失去感觉”,可能是滋生了学生的浮躁情绪,而并未给学生的成长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可以说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激励。
  案例1:一次在听《色彩的明度渐变》这课时,在首次试画后的作品评价中,教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表扬了其中几张,有一张作品构图饱满,色彩也调配的比较合适,但颜色与颜色间的过度略显模糊,显然是用水过多,但教师只对作品的优点进行了评价,而对于缺点却没能及时指出……因此,在第二次练习时,这位学生依然没能克服前次作业的不足。我想,如果当时能在表扬其优点的同时,中肯地指出缺点,那么,学生将不会重复前一次的错误。
  案例中的尴尬,实际上揭露了教师在组织展览式评价过程中的虚假。展览式评价方法是美术课堂上常用的一种评价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欣赏他人的机会,通过学生之间互相的评价、比较和交流,使每个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学会借鉴他人,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素养。教师则通过各类反馈信息的捕捉,及时地补充、调整和拓展。
  现象二:评价缺乏沟通性。
  美术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作为交往的一个渠道,作为对话的一种方式,评价呼唤着平等和沟通。通常要使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应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商、理解和沟通。但在实际教学中,“好!”“不好!”“对!”“不对!”等评价,仿佛就是教师给学生下的最终定论,无论学生理解与否,接受与否,都要全盘收下,尽管有时这种接受只是停留在表面。
  案例2:一位美术教师在上《画汽车》一课时,作业要求是让学生画一部生活中或未来的汽车。当教师巡视到一位小男孩身边时,皱起了眉头,轻声说道:“你怎么用白色的油画棒画呀!不知道白色的笔画在白纸上看不清楚吗?还不快换只黑笔。”周围的学生听到了老师的评价,都发出了嬉笑声……小男孩咬着嘴唇,望着老师解释道:“老师,我……”“别辩解了!还不快画!”说完,教师又继续巡视起来。小男孩则在一旁委屈地捏着自己的画。课后才知道,他画的是未来的隐形汽车,隐形汽车是肉眼看不见的,如果用黑笔画了,那就不是隐形的了……”我不禁由衷地赞赏起他的想法。如果教师能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一下他们的意见,那么学生的艺术个性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现象三:评价缺乏生动性。
  美术是最具情感性、创造性、艺术性的课程。生动趣味,充满诗意的美术课堂评价,犹如一曲山歌,一股清泉,令人欣喜,令人激动,令人回味,它唤醒了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热爱艺术的火种;而冷漠、贫乏、枯燥的课堂评价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磨灭学生的艺术个性。
  下面是一位教师讲授《太阳》一课的教学片段。
  这时,老师发现,学生回答的并不是他想要的答案,(他想等学生说出不规则形),于是再次提醒:老师再把问题提一遍,你们还能想出其他形状的太阳吗?
  接下来,学生继续回答问题……
  在学校教育中,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意义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尊重他们的尊严和价值,巧妙运用智慧的评价语言化解教学过程中的尴尬,弥补学生的不足,学会引导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8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