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俊平
【摘要】风格是一种文化积淀,是一种传统,歌曲的风格主要指因音乐材料所形成的曲调风格。一个演唱风格的形成,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如音色、曲目内容以及曲目艺术处理手段的特殊性,歌唱时的形体动作特色等。本文主要从作品的风格和咬字吐字以及其它的技巧等方面来准确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演唱风格 作品风格 咬字吐字
对于声乐演唱来说,风格是歌唱者在歌曲艺术再创造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独特艺术个性,体现了歌唱者独特的审美追求。没有风格,只能是歌匠,确立了优美的风格才能成为歌艺。当然,一种演唱风格的形成,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如音色、曲目内容以及曲目艺术处理手段的特殊性,歌唱时的形体动作特色等。演唱风格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品风格;一是演唱者个人风格。歌曲的主题不同,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旋律节奏不同,就形成各异的作品风格。而演唱者对咬字吐字的审美追求,则是在长期训练和实践中形成的优美演唱风格,而这种演唱风格则是这两方面有机结合和完美的统一。因此,我们主要从作品的风格和咬字吐字以及其它的技巧等方面来准确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一、从作品的风格方面来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不是所有的声乐演员都能唱好任何一首声乐作品,因此,我们要区分中外歌曲,古典的和现代的歌曲,并从本质上把握作品的风格来达到演唱风格的完美。由于东、西方音乐有许多的差异,加上人种、国制、宗教、传统习俗等都会在每个人身上或在言行中体现出来,故在传统印象中,东方人婉约、西方人无束,东方人含蓄、西方人开朗。而舞台上东方往往在形式上表现得色彩鲜艳、火红,西方则表现得素淡、温和。因而在对中、外作品的把握上,很容易东方人唱西方作品完全是东方味,而西方人唱东方作品常常让人忍俊不禁道“彻头彻尾一洋人”。问题关键所在,便是中、外作品风格的区别和把握问题。唱普契尼的“咪咪咏叹调”,不能有中国古典淑女的委婉、温良恭谨,“咪咪”再温柔,也是西方的温柔,字里腔中都是意大利味,西欧之味。特别是随音乐的起伏、推向高潮,好像离温柔愈远而与壮美、激荡等字眼相联。“茶花女”的告别更不是白毛女的“恨似高山仇似海”。
日本一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拉中国的《梁祝》,灌好了唱片仍觉得不满意,于是来中国学唱越剧。她是为了用琴弦去“唱”好越剧风格的《梁祝》,从音乐本质上去把握。这样真正追求艺术的艺术家的故事,听来叫人感动。这些举例-意在说明声乐作品表现的准确与否,一个首要前提就是能不能区分“中”、“外”,即使理论上明白,还要身体力行,在作品风格上能准确把握,才是把握演唱风格的根本方法。同样,能不能区分古典与现代同样重要。例如,民族歌曲的演唱,不外乎字、腔、情、韵,如果想把握好一首民歌的风格,除了要在吐字、行腔及韵味方面确需仔细斟酌外,还要把握民歌风格浓郁的地方色彩,而具有地方风格的民族语言是民歌风格把握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例如,一首湖南地方风味很浓的民歌《浏阳河》,这首歌曲如果用普通话来演唱固然很好听,但是我在演唱这首歌时。别出心裁地用上了湖南的地方方言,在这几句中如浏阳河的“河”字,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的“路”字,江边出了个什么人的“出”字,我将它们分别唱成“浏阳活,几十里水漏到湘江江边屈了个什么人呐”,我认为,这首歌用湖南本地的方言结合长沙委婉、灵巧的旋律风格,则使听众能感受到一种亲切的湘音的韵味,而且也比较符合乡土语言特点,特别是老百姓的审美习惯。因此,不是所有的声乐演员甚至名家都能唱好任何一首声乐作品,只有把握民歌的风格特点,才能唱出韵味来。
二、从咬字吐字方面来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声乐演唱是语言的艺术,是人声的艺术,演唱者对语言的掌握应是准确、清晰、动人的。有人说语言的准确、清晰是衡量歌唱者的水平高低的最起码的要求。歌唱的音域、音量、气息的支持等比说话要“夸张”好多倍,因而应该有准确、清晰的语言发音基础,才能在音乐婉转的行腔中把歌词唱准。如果字不准,调不正,必定影响歌曲风格的把握。同时,歌唱者给听众造成的风格直观感受主要来自他咬字吐字的特色。因此,咬字吐字的准确性,对学生去把握歌曲的演唱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李谷一演唱的轻灵跃动之美,主要是她吐字弹性的结果。韦唯演唱的舒展流畅之美又与她咬字、归韵、收音过度有致,形成字的整体感强密切相关。因此,咬字吐字的风格对整个演唱风格的形成,对演唱者艺术成就的高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确保咬字吐字的准确性呢?
首先,要做好咬字的规范法训练,这是确立优美演唱风格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规范基础上的风格才会美,这种风格是规范和演唱者与咬字有关器官相互完美结合的产物。当然,没有这个基础,某种风格也会形成,但那是恩格斯批评的“糟糕的风格”,文学创作中的“糟糕的个性化”是行不通的。
其次,是咬字吐字的训练方式,但这必须是在学生经过规范训练,打下一定的基础才能开始。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步骤:(1)单项训练,选择学生可能咬出某种风格的字,做说与唱交错的训练,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指出这些字说出‘唱出’能让听者产生什么感觉。(2)制作专门性练习曲,选适于培养某种风格的字,联缀成有意义的句子,或没有意义的字组合,配以乐曲,在学生练唱时,提出与单项训练同样明确的要求。(3)选择歌曲,帮学生处理歌曲,确定需要强化的,能突出某种风格的乐句。(4)形体训练。帮助学生设计与歌曲风格和学生个人演唱风格相互吻合的形体动作。
我们除了要掌握咬字吐字的准确性外,还要掌握其它的一些技巧,因为技巧是形成风格的桥梁,而风格的形成也反映了一定的技巧的存在,应该是有什么样的风格,就必须有什么样的技巧。比如,唱大音程的挑、滑音,若喉器不能保持相对稳定。气息太浅,声音定会挤卡,达不到预想效果,没“这一个”风格可言。因此,必先在声音基础训练上下功夫,加强呼吸和打开喉咙、稳定喉咙、扩展音域等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特性音程。再比如,在演唱外国作品时,古典艺术歌曲的颇音与歌剧咏叹调中的颇音不能一味相同,要区分两种颇音方法,更要区分这两种颇法与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倾音之异处。要准确表达作品的风格,颇音演唱是一大技巧。另外,风格的把握对技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里说的把握,是指对作品风格的了解和心中声音所塑形象的风格的一种意向和追求。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热爱歌唱的学生,在演唱一首作品时,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并将之付诸实践,才能掌握好歌曲的演唱风格。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我们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高超的演唱技巧,从而为我们所挚爱的歌唱艺术作出自己的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0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