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品德”课教学与学生内驱力的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高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以下简称《品德》)课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主要渠道。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被动的学习是容易遗忘的,效率是很低的。一旦有了学习的内驱力。其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即学习动机来源是多方面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本文就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与《品德》学习的关系阐述如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指导学生思考想了解或想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引发其产生要明白或解决问题的欲望。这种内驱力,大多从好奇心的倾向、探究、操作和领会的欲望以及与应付环境有关的心理素质产生出来的。
  如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一课,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规则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怎样才能和规则交朋友、为什么要和规则交朋友”尚不明确,于是,就产生了探究心理。这时,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地刨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在教学活动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课外活动课上,学生从教室到操场参加兴趣活动,下楼梯时,一组镜头是学生排队,从楼道右边秩序井然地顺着楼梯走下去;另一组镜头是学生说说笑笑。勾肩搭背。一个同学从左边下,拐弯时被上来的同学撞个满怀。两种情景,形成鲜明对比,激发了学生明理的兴趣。
  此时,学生虽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比较,初步知道了哪一种做法好。但对于“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好、第二组做法不好”,学生的认识与理解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的驱使下,使学生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之中。通过讨论,学生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种情景是有秩序,上下楼梯按来左去右的规则走,是安全的;第二种情景是不按照规则走,不安全。再联系公路上行车情况得出结论:如果不按规则行驶,后果不堪设想。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一些规则。这样,学生对于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及规则的作用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也为后面的明理奠定了基础。
  可见,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使之积极、自觉地投入学习中,促使他们的道德认识得到内化。
  
  二、体验成功喜悦,激发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觉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当地位的需要,它与认知的内驱力并非指向学习任务的本身,而是把成就感看作是自己赢得自尊心的根源。显然,它是一种外部动机。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还应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
  在《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发展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相互协调发展的结果。如果教师在学生品德形成的每一个阶段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生就会产生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及早形成和发展。
  如教学《我和规则交朋友》一课,为使学生养成按规则办事的好习惯(道德形成),在引导学生初步明理后,可做如下两种设计。
  1 对于按规则办事行为正在形成的学生。可进行如下提问:当你排队买票时,看到有人挤在前面,心里怎么想?与同学游戏时发生矛盾,怎么办?
  当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这部分同学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使他们的道德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2 对于原来按规则办事比较差的同学,通过学习初步形成道德认识,但其道德认识可能还停留在初级状态,认识较肤浅。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设计如下提问:“你在生活中懂得哪些规则?能讲给大家听吗?”如学生回答准确,教师立即给予表扬:“你进步这么快,老师真为你高兴!…你一定会做一个守规则的好孩子!”教师的及时表扬和鼓励,使这部分学生同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使他们为了保持成功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严格律己。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深化明理,加快其良好品德的形成。
  由此可见,教师在《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道德水平,分别给予创造成功的不同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成功的愉悦,产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从而促使学生及早地形成和发展好的道德品质。
  
  三、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指为保持长者(老师或家长)对自己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的一种把工作做好的需要。它与自我提高内驱力不同的是:不是把良好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行为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那里获得鼓励、赞许而产生的内驱力,年龄越低,这种内驱力越强,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
  在《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已经在课堂强化了道德认识(道德认知形成),课后就要付诸行动(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学生课后的行为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良好的行为表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附属内驱力,形成“鼓励一成功一再鼓励一再成功”的良性循环,使良好的行为得到巩固。
  如学习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个主题《平安回家》一课后,学生在课堂形成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会进行亲身体验并付诸行动。这期间,教师如果表扬和鼓励得法,学生的遵守红绿灯规则的认知和行为就会得到加强和巩固;反之,遵守红绿灯规则的认知和行为就会逐渐减弱和消失,课堂教学将失去效用。对此,我做了如下活动设计:①比一比,回家的路上,看谁在见到红绿灯时,规则遵守得最好;②回家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说一次遵守红绿灯规则的话;③开展“遵守红绿灯规则一日评活动”。生活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过马路,及时发现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则给予奖励。一个阶段后,再评比全班的“最遵守规则的十佳学生”,进行表彰。使活动得以逐步深入。这样,学生不断地受到教师的鼓励与赞扬。主动地获取成功的机会和乐趣,从而保持了附属的内驱力,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巩固和发展。
  总之。道德内化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实现内化是《品德》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才能真正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作者系福建仙游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