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校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孔繁荣
摘 要: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地方,校园的和谐也就成了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学校工作以人为本,力求教师达到思想的和谐。认真把握教育人本论和学生主体论,构建人际和谐。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研中研究、探索,从而改进教学,提升质量,创造教学与科研的和谐。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校园;思想和谐;人际和谐;教学与教研和谐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8-0012-02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地方,校园的和谐也就成了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
创建和谐校园,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全面工作,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创建浓郁的校园文化,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和师资队伍;营造宽松的人际关系,畅通交流渠道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民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形成学校教育大家办,大家齐心办教育的和谐局面。和谐校园的创建着重以下几方面:
一、创建思想和谐
1.有共生的理念: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向教师提出:时刻记住自己是“六一”团队中的一员,传承吃苦耐劳的“六一”精神,做勤奋上进的“六一”人。牢记学校师训:敬业爱岗,誓争一流。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使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学校不是校长一个人的,是我们教职员工每个人的,我们与学校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教师“有为才有位,无为则无位”。有了成绩讲话要多用“我们”,出现失误讲话要用“我”。
2.有团队的精神:在社会化的工作中,团队意识尤为重要。每项工作的成功,每个成绩的取得,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既有行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努力打造团队精神,是我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组织每一项活动,都让教师参与进来,既有明确分工,又要共同完成。在工作中学会与别人相互沟通与配合,从而较好的完成任务。如:学校体育运动会上团体操表演,从音乐教师配乐,体育教师编排动作,美术教师制作道具,微机教师播放音像,到班主任教师精心组织学生……每位教师尽其职责,协调联动,出色完成了任务。
活动中,教师逐渐体会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当然团队意识的培养,不是抹煞个性,不要竞争,我们提倡有序的竞争,共赢的竞争,提倡不同特色的个性张扬。如: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才艺展示等。
3.有宽容的心态:工作中出现矛盾、困难、挫折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一方面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是对人、对事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这是创建和谐所需要的美德。无数事实证明:惟有能容人者,才能为他人所容。宽大的胸怀不仅是处世之基本,也是成功的基础。学校大力提倡看人之长,用人之长,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求教师学会欣赏、理解他人,在工作中多一点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容忍别人比自己强,虚怀若谷,善于学习,是一种胸怀;容忍别人能力差,工作中少求全责备,扶人一把,送上一程,更是一种胸怀。有了这种胸怀,就能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出“雨细鱼儿出,风轻燕子斜”般和谐的人际环境。
4.有感恩的意识:学会感恩是做人的支点,是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具体体现。每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祖国、先辈、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学校在师生中加强感恩教育,懂得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发自内心地去回报他人和社会。学校要求教师每月一篇“使我感动的一件事”的教学纪事,就是让教师去发现、挖掘身边的事,去感悟、感动他人美好的心。教师嗓子哑了,讲桌上出现了润喉片;过生日了,同事送上一束祝福的鲜花;每天上课前同头教师互相泡上一杯清茶......一点点、一滴滴,自己感动着,也在感动着别人。学校德育处也开展了系列感恩活动,在感恩中人们思想得到净化、升华。
二、创建人际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是以人为本。实践证明,无论从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个性的充分和自由的发展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渗透和谐教育思想,就必须认真把握教育人本论和学生主体论。
1.构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每位教师面临的课题。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明确“三观”,即尊重智力平等性,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尊重智力的公平性,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尊重智能的独特性,树立人人成功的学习观。让教师从单一的以智育评价学生的思维框架中跳出来,实施公平、公正、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关注学生进步。我校要求教师欣赏每一个学生,找出每个学生与众不同之处,加强师生的交流与共鸣。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争星活动(体育星、助人为乐星、智慧星、发明星、劳动星、艺术星、卫生星等),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挖掘自身潜力,走向成功。观念更新,迎来新气象,学生与教师情感交融,建立协力合作新型师生关系。
2.构建教职工间的和谐。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特殊群体形式,使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和谐性。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来自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成长环境的个人,共同组成一个团队,为同一目标而工作,没有和谐的关系,就会南辕北辙。我校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同事之间存在竞争,更讲互帮双赢。既能在职权范围内独挑大梁,干好本职工作,又能搞好配合,发挥整体功能。学校领导要起表率作用,做团结的楷模,秉公办事,为每位教师提供公平发展和竞争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走向成功的平台。
3.构建同学之间的和谐关系。学生中独生子女多,自我为中心意识强。学校向学生灌输一个理念: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做一个成功的人,才能干成功的事。学校以班建为重点,以德育处为龙头,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大张旗鼓的开展“手拉手,一帮一”“书香伴我成长”“班训征集”“礼仪我知道”“争创文明班级”“争当文明学生”系列活动,教育学生有集体观念,心中有他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处理矛盾。每班设有矛盾调节员、安全监督员、纪律卫生检查员等,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出现棘手问题或典型事例可通过班队会进行公开讨论,明辨是非。学生在活动中情感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兴趣得到生发,素质得到提升。
三、创建教学与教研的和谐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的龙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部分领导和教师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搞教研曲高和寡,费时费力,耽误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强化目标导向,要求学校领导要成为科研性领导,在某一学科内有研究专长,有所建树。要求教师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每人要参与区级以上专项研究课题,每年至少有一篇学科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参赛获奖。教师取得课题成果,在评聘、评优中给予优先。具体做法是:
1.更新观念:教师要明确教学与教研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丰富、充实教研内容;教研引导、促进教学;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2.学校开展多种活动,为教师搭建平台,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每学期进行多层次的听课、评课活动。如普遍性听课、主题性听课、示范性听课、研讨性听课。然后集体评课、个人评课,共同提高。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组织教师读书沙龙。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教育科研中研究、探索,从而改进教学,提升质量。教育科研扎实稳步发展,为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承担省电教馆科研课题“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数课堂教学的整合”通过验收,并获得河北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在评优课及论文评选中,我校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奖励。教学成绩逐年稳步提高,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的认可。
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具备稳定公平的校园秩序,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校园环境与氛围,使学校成为师生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材的摇篮。
【责任编辑:韩立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