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体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世恒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体质;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6-0055-0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上好体育课,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身体健康,是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那么,怎样使学生体质达到一定的水平呢?
  首先,体育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体质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对这一类问题应常进行系统调查研究,掌握他们的现状、特点、差异与发展规律。如学生发育是否良好、体质是否强壮、姿势是否正确、营养是否良好;运动时所表现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协调、耐力等是否符合体育标准。
  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性。在施教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并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小学三年级教材“单脚跳用手触悬挂物”一课,采用“摘苹果”(往袋里放上红皮球)这样一个情景,首先,教师向学生宣布:“我们去果园里帮助叔叔阿姨摘苹果,路上要经过山坡、小河、独木桥、树林,要求学生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怕困难,遵守纪律才能摘到苹果。”这些引起学生的兴趣,到了果园,新鲜的空气,悦耳的鸟鸣,满树的红苹果,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在“摘、捡、运”的运动中,让学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从中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增强自信心,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在施教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将不同运动类型和性质的动作交替进行,严格控制运动时间,合理搭配运动强度与密度。如跳绳,低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很快学会跳的技巧,动作也比较协调,在灵活跳的基础上,增加到二人跳、多人跳,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加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要创造各种适合不同条件、不同学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联想,要多设置情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或同伴讨论,以获得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每节课都应尽可能多种教学法交替使用,使整个教学活动由多种形式构成,富于变化。这样,就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体质与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