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点滴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 英

  在课堂教学中,政治课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教学中往往单纯地传授社会科学知识,存在着与实际相脱离、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相分割的倾向,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政治课教学应引起重视。要使政治课教学获得好的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一、倡导民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应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引导者,真正使“教学在师生互动与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是为学服务的,学是落脚点、出发点,所以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展开。现在的学生是十分厌烦“灌输式”、“家长式”的教学方式,而非常喜欢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我们政治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学习共同体”,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敢想、敢说、敢做,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精心设计教案,让课堂活跃起来
  
  政治教材对不同的学生来说,要么似懂非懂,要么枯燥难懂,要么与个别现实反差较大,学生较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照本宣科地抄教材、背教材,学生是比较反感的。可见,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是政治课无吸引力的首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狠下工夫,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再创造。
  1、吃透教学大纲,灵活处理教材,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具有点石成金的能力,用科学、生动的讲解去吸引学生。同时,也用教师的创造精神启发学生。
  2、组织好课堂活动,通过生动的课堂活动,如:小品表演、辩论、知识抢答等激起学生的兴趣。
  3、关注新闻时事,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以利于将来更快地适应社会。否则,学生会有许多困惑,甚至产生一些诸如恐惧、自卑、偏激等消极情绪,既不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也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
  4、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学生熟悉的事例来说明一些政治理论,使学生有亲切感、认同感和求知欲。成功的教学始于感兴趣的问题和现象,而不是从那些超出了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范畴的抽象概念和现象开始。例如,讲价值规律,联系市场上商品价格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联系同学们之间学习成绩的变化理解发展的观点。使学生既乐于学,又易于学会,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合作学习,养成学生的讨论习惯
  
  依据新课程理念,作为政治教师,我们不仅要有问题意识,更要有善于培养学生讨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合作讨论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课堂讨论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参与讨论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能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多向思维。在相互讨论中,学生不仅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而且还能生成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合作讨论的学习氛围,必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以尊重与平等的态度来关注学生。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各抒其见。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看法交融在一起,经过碰撞和讨论,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过程。
  学生在合作中讨论,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训练过程,其中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引导和参与。教师应考虑好讨论的题目或主题,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索有关信息与资料,进行一定的社会调查,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有序的组合,让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并自由地发表意见,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参加讨论,避免冷落小部分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并联系社会实际开展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归纳和小结。
  总之,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思想政治课堂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而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9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