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引导――探究”教学设计的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教学设计的探究已有不少相关的介绍和见地,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有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的运用并不是很到位。下面,根据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简单介绍一下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对小学数学课引导―探究型教学设计及评价的所见所闻,以飨读者。
关键词:引导―探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解析
引用当前比较权威的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该定义与张祖忻、史密斯、雷根、皮连生等专家所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大体一致,即都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评估等。
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不是教学系统的性质,而是教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如何使实际教学更符合教学规律。这其实是教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寻找解决方法的方法。因此教学设计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提供方法,规定性较强。
传统的教学重事实与原理的传授,轻知识产生进程的学习体验。在此导向下,数学教学就成了“讲话一听话”式的单向传授式教学,缺乏课堂教学的“交际对话”式氛围。摆脱传统教学痼疾的根本出路在于教学价值对人的发展的回归,现代教学设计应当是人的发展的“学程”设计,而不单纯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程”设计。
二、“引导―探究”型教学设计的分析
“引导―探究”教学设计是以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对新材料、新情境的不断探究,不断体验,以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学习就是同化(把新经验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而获得新的认识)和顺应(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加以改造,从而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知识技能迁移,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引导―探究”型的教学设计需要突出探究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能动的活动中来。所以,在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学习,强调让学生自己思索、探究和发现事物的过程。将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究知识的过程统一到“引导―探究”的全过程中来。“引导”的作用主要在于要对事物原有的发现过程从教学的角度加以编制,以缩短、减少发现过程的难度,使之沿着最简捷的路线进行。
同时,“引导―探究”教学设计必须根据个体的需要而设计,这个观点与“因材施教”不谋而合。在目前二期课改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富有一定的创造性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这为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富有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三、律动的课堂
在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的蹲点实验。在一线课堂教学中亲自体验了以“引导―探究”教学设计为特色的小学数学课。从备课、上课到评课,笔者都 参与其中。当然,整个教学设计的过程,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下面,仅选择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稍做介绍。
(一)生活中绽放的思想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的价值就是为生活所用。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将生活引入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比如,在《丢弃的垃圾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调查、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整理,然后让学生计算出一户家庭7天中平均每天扔多少只垃圾袋,计算全上海一年丢弃垃圾袋的总只数。之后。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的信息,请同学们谈谈在生活中乱扔塑料袋的现象,了解塑料袋对社会的危害,并且展开奇思异想对塑料袋的其他作用进行总结。最后,让同学们以小报、表演等形式,向其他同学宣传乱扔塑料袋的危害。更有同学向市长信箱发送了电子邮件,请求对社会上大规模使用塑料袋进行整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们感到我们的数学课再也不只是和1、2、3、4、5打交道的课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程度。
(二)自我探究中的新绿
《多彩的攀登架》是一堂以生活和社会作为课堂的数学综合实践课,在本堂课中,数学教师从四个方面展开教学:问题的提出,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参与市场调查,精心预算实际造价。其中前三个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实践和研究。课前,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攀登架,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可以从积累的经验中提炼,也可以从书本、网络等渠道学习模仿。其次,根据设计的攀登架,了解所需的材料及价格,可以通过询问家长、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途径展开调查。
在汇报活动中.教师首先介绍本节课的性质及要求,并配以学生熟悉的校园风景照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自然而然地跟着教师走进生活化的课堂中。融入到课堂情境中以后,教师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关于攀登架的设计方案。有的学生在设计中融入了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筑特点,设计了线条流畅的攀登架;有的学生取材于美国职业篮球架的标志,设计了坚固实用的攀登架等。小小的攀登架,蕴涵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的学生还了解到建造攀登架需要的材料是钢管、螺丝等,有的学生实地考察这些商品的价格,学会货比三家。亲历了整个调查实践的过程,学生们观察事物、收集信息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得到了实际的内化与运用。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根据攀登架的设计、选材、定单价等,进行实际造价的估算,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如:攀登架总米数的估算有问题,因尺寸的不合理造成估算的偏差等,结合实际进行修改。让学生明白进行估算也要尽量精确。学生在评价中学会了计算面积和周长,熟练运用多种预算,掌握了估算的基本方法。
本节数学综合实践课,从架子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价格的估算,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中,其内涵和容量之丰富。让听课教师赞不绝口。
四、“引导―探究”教学设计评价的实践探究
新课程不仅是教材的变革,更足一种观念的变革。作为一线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在听课过程中,执教的数学教师,重新
树立了评价观,在实践中逐步转变教学行为,用评价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评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了以往只关注书面结果的评价,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突破评价形式单一的局限,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将评价内容与评价形式相结合;扩大评价范围,让教师、家长、同学、学生本人都参与到评价中来。
在课堂教学评价上.不再将学生看作被动检查的客体,而是作为参与评价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参加交流,主动地、客观地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吸取他人的经验,逐步完善自己的认识和学习。评价方式的改变不是线性的,其实现过程和作用形式是螺旋上升的,即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找出差距――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有所提高”是课堂学习评价的一个基本模式。所以,再次评价有助于提高评价的质量水平和价值。
比如。在一节市级公开课《多位数的读写》上,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后,当读到“读数时,还要注意每一级末尾所有的零都不读”时,有一位学生大胆地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老师,我希望编书的叔叔阿姨在这句话后面加上‘每一级开头的零要读出来,每一级中间的零也要读出来’这样就更完整了,可以更好地帮助同学们读多位数。”当时,听课的老师都为这位同学的创新大声鼓掌。这掌声代表着对孩子敢于超越自我、敢于发表评价的赞赏。
在新教材的推广中,除了继续加强课堂学习的评价外,还对改变学生评价时间、形式和内容做了大胆尝试。比如,在学期的前一阶段,以口头表达、动手操作为主,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评价。以五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抽签选择自己的习题并作出回答,然后全组成员给予评价。评价的标准涉及到学生各个方面,有显性的声音,也有隐性的思维品质等,最后以量表的形式,让每位同学参与评价。在学期的后一阶段,主要以书面的形式对学生作出评价。在书而评价的内容上,以动态的内容充实以往静态的知识。某些习题的答案不唯一,思维角度多样化,真正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精神。为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感受,教师特地设计了关于评价的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表,家长调查问卷表,从调查表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学生的收获与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五、一点启示
数学不是一门纯知识性学科,不是仅依靠传授型教学方式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知识,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要将其应用性与实践性结合起来。以引导探究型学习为载体,改变学生的学习及评价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使他们那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教学应关注人的变化发展,人的变化发展应体现在问题解决之中。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引导一探究型教学设计应是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学的情境化、个性化与意义化特征,这又契合于新课程标准的另一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际中,引导一探究型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节和有效的学习工具,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参考文献:[1]杨开城.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1(5).[2]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0[3]David H.jonassen & Lucia Rohrer―Murphy(1999),Activity The- 0rv as 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Construcfivist Learning Envi- ronments,ETR&D,V01.47,No.1,1999 [4]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试行稿)[M ].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5]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张华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