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乐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不可谓不多,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走上社会后,却不会读书,甚至根本没有读书的习惯。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最大的尴尬!教师不能只重视对教材的讲和练,忽视了让学生进行大量广泛的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两条腿,二者不可偏废。吕叔湘先生在谈到新时期语文教学时曾说:“少数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如此重要的课外阅读,为什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再加上和考试成绩也许“关系不大”,所以在实践中往往被忽视。
  
  一、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
  
  其实很多老师让学生做了许多课外阅读训练题,怎么能说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呢?做题时学生阅读到的是一个个“考点”,关心的是“对”还是“错”,大量训练后的感觉是一个字――累!而阅读过程中的心灵体验、思想碰撞、精神对话却根本没有体会。真正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自主地在课外时间进行的大量广泛的课外读物阅读活动,是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的阅读活动。
  看看学生的课余安排吧!他们除了完成如山的作业外,如果有幸还有点时间,也许会上网、听歌、看电视、打游戏,肯坐下来读书的有几人呢?
  这不能怪我们的学生,也不能怪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却不能不怪我们老师引导无方或根本未曾引导。学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我们只注重了课内的“举一”,而奢望学生课外会“反三”。殊不知学生如果能课外自主去“举三”,也许就会自己去“反一”。“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至少在阅读教学上是这样。带领学生徜徉书海,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
  
  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课内的阅读教学是圈养。而课外的自主阅读就是放养。但放养绝不是放任自流。牧者要把羊儿带到水草肥美的地方,还要看着它们吃饱吃好,管着它们别打架,别让饿狼伤着。教师的作用类似于这种牧者:“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刘国正语)。
  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教师要有广博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经典名著、优秀时文都可入选,但要注意和课内阅读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毕竟学生的时间有限,容不得我们随便挤占和浪费。学完了《背影》,不妨趁机推荐《父亲的爱》、《父亲的洗发水》等优秀时文,以加深学生对父爱的理解;讲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以趁热指导他们阅读《水浒传》的相应回目,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同集电视剧视频,比较编导对原著有哪些改动?有何匠心?可有欠美伤美之处?如此的课外阅读学生非但不累,相反还会乐此不疲,兴趣十足呢!正如刘国正先生接着言道:“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教师切记的是:要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把自己的审美感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师的精神俘虏;时刻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面对作品和学生同作者平等对话,允许并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把学生的阅读欣赏引向作品的深处。也引向学生心灵的深处,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李镇西语)。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养成以后,学生就会慢慢明白:阅读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渴求,并且将成为陪伴自己终身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享受。
  
  三、学生自主的阅读习惯包括哪些阅读素质
  
  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学生如下阅读素质:
  
  1.丰富的审美素质
  要善于在阅读中找到情感共鸣。披文人情,通过阅读获得审美体验。要有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乏味,面目可憎”的感受,让每一篇美文都能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道迷人风景。
  
  2.勇敢的批判素质
  真正的阅读是做书的主人而不是书的奴隶。“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敢于和作者进行平等对话。既尊重权威,更崇尚真理,大胆质疑,科学探究,这是学生应具备的阅读素质。
  
  3.独特的创造素质
  阅读不是读者的被动接受,而是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阅历、知识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领悟和理解。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正的读懂是从作品中读到自己的“哈姆雷特”。
  
  4.敏锐的比较素质
  钱钟书从小读书就善于比较,他曾经困惑:关云长、李元霸、孙悟空,都是的大英雄,可他们的兵器重量却相差天壤(82斤、800斤、36000斤),到底谁更厉害呢?思考的结果是:一个英雄只能在一部书中称英雄。后来钱老成了学贯中西的比较文学专家。
  中学生虽然不一定非要成家,但养成这样的比较阅读素质也是很必要的。它能锻炼人的求异思维,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责任编辑 梁 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3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