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互动策略 提升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郑启胜

  教育是发展人的活动,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渠道,应确立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观,把学生主体性发展放在一切发展之首。互动式教学策略正是从学校满足学生主体性发展需要的基本假设出发,通过创设互动式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动式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学习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正如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这样才能使学习效果最大最优化。
  一、有助于优化学生情感心理
  情感对认知目标的实现有着特殊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兴趣培养的促进作用。通过情感因素的培养可以尽可能地排除学生学习的各种心理障碍,创设良好而轻松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时有安全感、愉悦感,减少或者消除精神负担和压力。
  教学是在情感心态的参与下进行的认知活动。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最佳心态产生的。那么,怎样促成学生学习的最佳心态呢?研究表明:要形成学习的最佳心态,就必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
  1.轻松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畅通无阻地传递信息,思维也就变得迅速敏捷。这样可加速知识的接收、贮存、加工、组合及提取的进程,使知识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要使学生感到学习活动是件轻松、愉快的乐事,而不是一种负担,首先就要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实践也证明,爱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情感投资,把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矫正学生对高中物理恐惧心理的突破口,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
  2.愉悦感。愉悦感是积极情感的心理表现,具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是物理学习最佳心态的催化剂。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积极主动,思维机制的运转就会加速。培养学生愉悦感的重要途径有:
  (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情景开端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在互动教学中,巧妙设趣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物理问题的氛围中,能诱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笔者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十分注意创设情境,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努力做到问题情境趣味化、生活化、新鲜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奇妙、丰富的知识世界。
  (2)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要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教生学、师讲生听的局面,采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教学中的诸要素达到和谐的境界。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所谓精,是指教师要力图用精练的语言讲出精华,还要讲得精彩,并辅之以抑扬顿挫的语调,得体的形体语言。从而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以达到最佳的学习心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3.成功感。成功感是学习的“内动力”,是促使创造性思维引发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较多的自主时间,有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学生的成功感得到充分体验。每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那怕有一点点成绩,教师都要及时充分肯定,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和自我欣赏与陶醉。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态。
  总之,最佳学习心态,主要由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开发潜能,优化个性。
  二、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即教师在课堂中既是积极参与者,又是导学者;既是课程的开发者,又是学生潜能的发现者。教师通过平等地参与学生活动,并贡献个人意见与经历,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融洽,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应精讲少讲,腾出1/3到1/2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操作和讨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和情景表演等几种教学组织形式。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充分发挥出教学效益。
  在课堂上,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的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信地进行互动合作。精选各种例题和习题,激励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鼓励学生启迪智慧,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这正是我们进行互动合作教学的切入点。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物理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对物理学研究来说意义重大。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说:“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1900年4月27日,开尔文在英国皇家学会以“19世纪热和光的动力理论上空的乌云”为题所作的长篇演讲中,虽然认为物理学是万里晴空,但又说:“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方式,可是现在,这种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被两朵乌云遮蔽得黯然失色了。后来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正是这“两朵乌云”导致了现代物理的两个重大理论的建立,即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因此问题往往预示着伟大发现。重大问题必定带来现有理论的大突破、大发展。从以上事实可知,物理学研究与创新的起点不是已有的问题,而是从现象和事实中提出新的问题。提出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最重要一环。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形成了“问题意识”,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形式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
  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应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从一开始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时,就要保护、促进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为多数学生还未养成发问的习惯,而且此时心中即使有问题也顾虑重重地怕自己提的问题太简单、怕提错了问题被别人笑话而不愿和大家一起探讨。为此,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曾讲过的这句话:“错了也没关系,错了马上改,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有意识有目的的创设问题情境,并使这种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情感性、生活性、参与性,就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动摇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产生疑惑,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充满问题互动和活力的课堂。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人们思维的过程和认识的活动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反之,语言的磨练也会促进思维达到更加精确。训练学生的物理语言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智能的有效途径,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方面,要坚持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知识,而不能定位于教师传授。因而应让学生多渠道全方位的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尽量把讲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来,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而且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十分有利。比如一些概念(以匀速直线运动概念为基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以超重概念为基础的失重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教师的工作仅是引导、补充和评价。再比如说总结一些简单规律,像“磁场”一章中有实验基础的“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都可以大胆的交给学生去做,虽然这要多用一点时间,但换来的是学生语言智能的逐步提高,并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值得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关系时认为:“师生应该是共同探究真理的志同道合者,课堂教学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互动活动”。在这个互动活动中,师生相互分享各自的知识、情感、人生观等方面的感受,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渡的一段生命历程,共享的一段人生体验,真正体现教学活动的本质,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力。
  (责任编辑:陈巧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