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先学 后教 当堂练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严之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当前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先学、后教、当堂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是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书,这需要教师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自主学习前,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即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内容)、二思(即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三写(即研读课文,深入思考,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自主学习过程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保证学生亲身“先学”。
  二是营造亲切的教学情境,促进合作探究。一方面,教师应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讨论、探究能获得预期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授课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训练。另一方面,在教的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到几点。第一,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笔者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学生在讨论和争论中常常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第二,互相讨论,及时评价。教师可通过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自己的评判分析、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当学生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
  三是依托巧妙练习,形成学习成果。自主学习重在过程,而这一学习过程不在于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在于学生能否进行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巩固、拓展、倾吐和表达,而这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因此,在完成“教”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收获,当堂分层布置练习题,并及时检查指导。在此阶段,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把讨论、辩论的结果和心得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或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写出自己的认识;还可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以形成自主学习的成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练”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3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