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水长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不断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由教师单纯传授知识向教师确定目标、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思索领悟转变
  
  单纯地传授知识会使课堂变得呆板,缺乏活力。学生的能力不是“灌输”出来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动手体验,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及原理。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适时地点拨引领学生领悟。如我在讲解“锋面气旋”时,先让学生回顾锋面系统和气旋系统的知识点,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然后让学生找出气团、气温、气压、风向及降水区域的分布规律。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好地把握同学们对知识和规律掌握与否。
  
  二、变教师提问为引导学生发问
  
  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回答。这种提问方式有较大的局限性,因为学生之间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有较大差异,会出现吃不饱和消化不良的弊端。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鼓励质疑问难,以学生的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和学生共同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其薄弱环节,虽然可能有许多问题是比较浅显的。但是这反映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在合作和探讨中解决。课堂教学应从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开始,到出现新问题终结。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既要深入课本,又要跳出书外,在要害处设问,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从小养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
  
  三、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适度的小组合作是取得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进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生活等多向交流,才能让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权利。课堂上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或困惑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回答。因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的,这是比较片面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单向交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身的思维活动,更会制约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平等的合作性的交流,可以调动大多数同学的思维活动,学生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或部分获得自己独自未解决的问题答案和方法。
  
  四、由“题海战术”向指导学生“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转变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时,尽可能少而精,既要能巩固课本基础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习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要通过学生质疑解惑,引导学生集体讨论,深入理解知识点,举一反三。教师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教学资料的练习或者配套练习要进行筛选,去粗取精,这样就会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要开放课堂,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扩展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五、教师由主体性地位向主导性地位转变
  
  教师不应该总是扮演主角,做一个“演员”的角色,而应该做“导演”。小组合作下的地理课堂,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应该充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帮助者”等角色。但是,不能因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而把教师与学生完全对立起来,不能因为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就缺失了教师应有的作用,否则会大大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操作,将结论的发现权交给学生,做好传帮带,让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的要领和方法,引导学生对地理的原理进行深刻思考,拓展思维空间,诱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六、由师生不平等向平等的师生关系转变
  
  师生之间的平等体现在教学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平等。教学上,教学相长,不是纯粹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关系,而是师生交流互动并共同发展的关系。所以教师应该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师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倾听学生的心声,促使学生在精益求精、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最大限度地释放潜能。人格上,评价(包括品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可采用“你答对了”、“答得好”,“答得很好”、“答得好极了”等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而学生答错了。也绝不可用数落、讥讽的语言打击、伤害学生。要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应根据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因势利导地进行评价,才有助于师生在人格上形成平等的关系,更利于教学活动高效地实现预期目标。
  新时期的教育,需要新型的教育观念、新型的教育方法。放弃封建家长式的教师形象,摒弃机械性的教育,建立民主平等、宽容和谐、情感共鸣、合作学习、团结向上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5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