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薛 丽
现在的新编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内容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信息资源比较丰富,题材更加开放。这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策略。
一、整理信息,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在愉悦的情境下展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搜集数学信息,并对其进行筛选、提取,一方面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留给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兴趣和方式去探索问题的空间。例如在上二年级下册《认识角》一课中,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来做角,为学生提供可探究的学习材料和探究的空间,每个小组的学习箱中有剪刀、扇子、钟面、毛线、小棒、皮筋、钉子板和各种图形纸片,还有长短不等的硬纸条、图钉等。要求学生在做角的时候能有思考、有发现,然后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欣赏、评价。如果学生在做角的过程中发现了角有大小、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要及时鼓励这种边做边思考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发现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来使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并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讨论得出比较角大小的方法。这样,每个学生自己发现、搜集数学信息,他们热情高涨,上起课来也积极。
二、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
在问题背景下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任务就是能感知并理解这些条件及其在问题中的作用。学生面对要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时,教师要放手让其自己探索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分析、评价,学生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再从数学角度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乎逻辑、正确,不管是旧知识还是新知识都应予以肯定,以突出重点。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教师先请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提出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个问题提的最好,最终确定“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为要研究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解决问题,形成技能
第一,动手实践,应用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之一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向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第二,交流算法,优化知识结构。问题解决的学习不能将注意仅仅指向问题解决的结果并获得某些规则,更重要的是指向问题解决的过程,以此获得问题解决的一般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我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学生还学会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对同一问题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乐于学习数学,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自我评价,检验成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进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例如一年级上的“九加几”,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摆一摆,交流怎样摆,初步感知九加几的算法。再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能不能很快算出九加几的结果?在学生试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并筛选出最好的算法。然后请学生用这种方法实际算一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最后请学生回顾整个解题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全员参与的目的;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以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锻炼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时代赋予数学教育的新使命,是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观念。“问题解决”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思路、新策略。因而我们要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学意识与水平,深入研究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构建数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东台梁垛镇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6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