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静

  【摘 要】就当前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应重视奠定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在将来的工作中,职中学生会面临转岗、培训等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作者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教育 创新 鼓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131-01
  
  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 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提及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其实不然。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别人是否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始终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漏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为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2.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
  实践证明,不能提出问题就不可能善于思考,就不可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就不会有创造性的行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就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
  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第一,在观察之前,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第二,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等。第三,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展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了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另外,还应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如类比、归纳等。
  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在教学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大胆抛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优良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责任编辑:高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6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