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式历史教学的思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香云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作为初中历史课的教师,做好课堂的导演,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需要做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课堂计划,充分利用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影像资料,再现历史,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发探讨,开拓思路,取得理想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探究式 课堂主体 能力培养
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其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但由于历史学科所特有的过去性和不可逆性,导致学生无法切身感受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生动画面,无法亲身体味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因而枯燥的历史文字就显得没有生机。
当今,面临初中历史的新课程改革大潮,要使自己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使初中历史课真正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乐园,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师讲生听”的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把历史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享受自我选择、自我求索、自我发展的快乐,让历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那么教师作为历史课堂的导演,如何来谋划一节课,如何让“逝去”的历史活起来:做到给学生自主探究空间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就课堂教学的一些积累从以下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为历史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前提是一定要把握宏观方向,依据新课程标准、课本、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好合理、具体、准确的教学目标。即通过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情感与价值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成竹在胸,整个课堂不能偏离这一主线。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本课主题、学生的素质和知识储备确立重难点,围绕重难点展开讨论。例如:《北宋、辽和西夏》这一课讲述的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汉族建立的北宋等几个政权并存的一段历史。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甚至出现了几十年或上百年的和平共处友好交往的局面。在碰撞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本课表面上看是“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实际上是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而主题则是突出民族间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所以本课一定要围绕各民族友好交往来确定重难点,重点了解和探究耶律阿保机、元昊大力学习汉族文化;澶渊之盟和宋夏盟约的积极影响,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以上主题、重难点来展开,做到有的放矢。这样通过这节课就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对我国边疆的巩固与发展、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深刻体味中华民族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民族正是在不断的民族交往、融合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民族间的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的事情,不同于异族的侵略。学生的民族价值观就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同时也真正发挥了历史课的教育功能。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堂中一定要创设师生平等对话交流的氛围。教师要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师生通过平等对话,享受着彼此的思考,情感的交流,实现智慧的撞击,思路的拓展。例如,玄奘西游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又表现了他的哪些优秀品质?由于课本关于西行过程没有具体叙述,只能由师生根据《西行路线图》和对《西游记》故事的了解来展开讨论,平等对话,互相补充得出答案。在这样平等的讨论与对话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凸显,探究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历史教学会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比起直接把答案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
再次,历史是过去的人和事,距离现实很远,对于一些事件的发生,当时的人为什么那么做,学生会有诸多不解。针对历史课的这一特点,探究式教学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声响影像资料,把学生迅速引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亲自去感知历史,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形成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客观地去看待历史。例如,《三国鼎立》一课,教师可以用《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来导入新课,一幅幅生动跳跃的画面和豪迈的歌声,立刻吸引我们走进战火纷飞、英雄争锋的年代。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示意图,和曹操《万里行》中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等历史资料,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东汉末年,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长期混战,刀枪剑戟带给人民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史的潮流,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这种战乱局面呢?这样很自然的就说到了曹操。说到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以统一天下为已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时,可以用课件显示曹操图像及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来展示他要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通过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料,学生就可以融进那个年代,使死的历史活起来,从而用客观的、历史的观点去评价曹操。
然而,探究性的历史课要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关键还需要教师做到深入备课,巧设问题,坚持以问题为主线完成教学任务。问题的设置既要结合重难点,又要有启发性,体现创新。例如,在《难忘九一八》这一课中,西安事变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个重大而熟悉的历史事件,我们设置了如下问题:
西安事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态度如何?
西安事变结局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
这四个问题相互关联,环环紧扣,其目的是让学生明显的感觉到思维的联系性,从而推动他们思维活动的步步深化,改变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课堂还给学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9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