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价值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翠萍 张素秋 李 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普遍受到尊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社会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仅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法之中,更要体现在学校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上,体现在学校建设的整体氛围和校园文化里。
1 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本位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以人为本首先是对“神本”与“君本”的超越与扬弃,是对君权、神权思想的彻底否定与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普遍尊重;是对自由、平等、法治等理想社会的价值诉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目标。尽管目前仍然无法绝对有效地使全社会共享社会所赋予的人类权益,但强调以人为本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它也是对社会普遍的每一个体的关怀和尊重。
2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化”现象也日益严重,人变成经济动物,为物欲所羁绊,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价值的衰退和生存意义的部分丧失,这也会限制、阻碍甚至破坏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沟通和理解。人的主体价值被忽视,人际的亲情、友好互助的平等合作精神被漠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个性充分发展也受到制约。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将更加关注人的自由、人的情感、存在和价值,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作为人的培养的主体,教育承担起人本教育与管理的理念,光大人的自由、创造与价值已义不容辞。
首先,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更加注重人才的素质与特色,追求人的个性与创造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人类生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工作效率将成倍地提高。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高新技术都是由人创造、使用并为人服务的,反过来对人的知识、智慧、管理才能和创造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代和未来的科技战实质上是人才战,知识和人才特别是高、精、尖技术人才将大幅度升值,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人的创造性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
其次,学校的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学校的发展是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共同起作用的结晶,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源。一所成功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而且需要发挥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其潜力。学校的发展需要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去完成学校的发展目标,挖掘其内在潜力,才能真正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学校的发展就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
3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现
教育管理不仅要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更要实现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完成被管理者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管理目标。这是学校教育管理“既教又管”这一特征的直接显现。因此,教育管理的理念应该是充分人性化的,应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出发点。
传统的学校管理基本上是按照垂直管理的模式,由校长行使家长式的管理权威。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中,管理者必须首先是教育者,而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必须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和以服务为本这三个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管理层面。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把教育管理的重心落实到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目标上来。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不是以牺牲学生的自由意志和自然天性为代价的,而是以学生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基础。
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中,管理就是服务,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思想的自然延伸。树立以服务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把学生的需要作为管理的目标,避免像传统管理中那样管理者把从管理体制中获得的管理权限直接转化为管理者的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应善于倾听被管理者的心声,树立耐心和设身处地地为人服务的人本理念。教育因为受教育者而存在,管理同样因为人的全面发展而获得意义。
参考文献
[1]贾黛雄.世界最伟大的教育法则[M].北京:海豚出版社,2005
[2]李烈.建设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主动发展[J].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22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