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武立新

  [摘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是新课程践行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注重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 创新意识 改革教学方式 研究性学习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培育和确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谈几点看法。
  
  (一)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注入式”,这种教学模式有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开发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而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以在课堂上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三角形中位线”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想一想、猜一猜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并想法解决问题。一边让学生做,一边启发学生想法做一条线段,使其等于中位线的2倍或第三边的一半。在做辅助线时进一步提示:在研究梯形时,我们将梯形分割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也可将三角形及中位线组成的图形分割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接着又问学生平行四边形对边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探索三角形全等,得到中位线定理,然后让学生去证明。学生们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一会儿竟出现四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再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容易理解,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正迁移。
  在做课堂练习时,采用让学生讨论的方式解决。例子:在△ABC中,AB=AC,D、E、F分别是AB、AC、C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ADEF为菱形。
  学生讨论得很热烈,经过学生互相提示,想出三种不同的证明方法,且有的方法非常好。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相互合作亲自实践,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开发和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二)注重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与社会的需求,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中的研究,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教材中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它是以学生自主性、参与性与探索性为主的学习方式。从数学角度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参与性与创新性,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强调在活动中探索研究,围绕主题,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直接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供自由遨游的空间。如在讲解中点四边形时,教师可用计算机数学软件(如几何画板)制作有关内容的课件,为学生搭建一个探索的平台。利用几何画板提供的丰富材料,通过测量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度数,观察这些数据的变化,从而在变化中探求不变,发现中点四边形的各边与原四边形对角线的位置及数量关系。进而发现原四边形对角线有什么关系时,中点四边形分别是矩形?菱形?正方形?并发现它们面积间的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在猜想与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勇于创新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总之,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热情鼓励学生的创作,分析学生思路,指出其新颖之处和思维的闪光点。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被激发,学生的创新才成为一种可能。
  
  参考文献:
  [1]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390~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3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