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创设情境,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 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诱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
关键词:创设情境;拓展;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感受文中的情感,使之产生情感共鸣。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呢?
一、立足课堂,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在生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生字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想象,让静止的生字灵活起来,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可让学生据字思境,据字作画,据字表演,据字编故事等等,用想象赋与一个个生字以灵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放飞想象,不知不觉中便提高了想象力,开了创新的幼芽。
(二)借助朗读激发想象。朗读是阅读教学中运用得最多的方法。文章皆非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话。在教学有情有景的课文时,借助有感情的朗读,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课文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体悟情感,又能培养想象能力。如《瑞雪》、《荷花》等课文的教学,都可让学生跟随文字展开想象,勾画出一幅幅大雪纷飞、冰天雪地的画面和亭亭玉立的荷花形象,并给他们涂抹上美丽的颜色,在想象中倾注自己的情感,使它们更加鲜活动人,充满生气,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受。
(三)借助插图激发想象。图画是唤起儿童想象最直接的形式。小学教材中许多选文画面性、场景性、故事性都极强,很多课文还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是训练想象力的好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好插图,将图画语言转化为声音语言或文字语言。比如教《凡卡》一课时,我就叫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和与课文中的相关情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将整个课文的情节大致都描述了出来,绘声绘色,充满了感情。
二、立足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文质兼美,意境优美,画面生动,音乐性强,极易引起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在学生的朗读、默读、听读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疏通文意后,播放本诗的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在优美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中,想象送行者和远行者分布时的环境景象,人物的神态表情,动作心理,别前的美好时光,别后的无穷思念等。想得越真切越好。许多学生都闭上了眼睛,陶醉在自己的想象中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理解意境。学生头脑中想象的画面越清晰,形象越具体,对文章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也就越深。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入情入境,体会到夺桥的“难”,红军的“勇”。在“抢时间”和“攻天险”的过程中,可启发想象:红军在白天一边赶路一边与阻击的敌人打仗,到了夜晚还得冒雨行路,饥饿、困乏,同时山路陡窄、路滑难走,伸手不见五指,是怎样的情景?英雄们拿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又是怎样的情景?通过这些想象,学生很容易从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在想象训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感悟诗文意境,品文作画,展开想象
小学生阅读诗文时,需要借助于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再现诗文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就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启发学生积极想象,才能使他们想象出一幅一幅的画面。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小学教材里也有许多写景状物、描绘水光山色的古诗。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古诗二首》包括《江畔独步寻花》和《游园不值》,《江畔独步寻花》描绘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诗人兴致勃勃;《游园不值》描绘的是春色满园、红杏出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由扫兴转为欣慰的心情。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领悟诗歌意境,想象诗中画面。学习了这兩首诗,美景如此令人陶醉,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美丽的景象。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并配上解说词。学生通过联想,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融入诗歌所描画的意境,迸发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而且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创设想象情境,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作的原始动力,小学生的心灵世界装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变成孙悟空,还有的想有一对会飞翔的翅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幻想,让学生美好的愿望在自己的作文中得以实现,这是完全可以的。这就是想象作文。它反映了儿童的理想、愿望、向往和追求。我们让学生把这种大胆的假设写成作文,充分地挖掘和发挥了儿童的创造潜能。再比如用“沙滩、贝壳、可乐罐”可写成一篇以环保为主题的作文,呼吁人们保护好环境,而“鸟叫声、流水声、脚步声、欢笑声”更可编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故事。
语文教师要结合文本和儿童的心理特征,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让学生真正快乐、轻松地学习语文,感受语言,培养语感,感悟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052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