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翻转与常规的有效对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更新着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涵。为了挖掘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价值,教师立足新时代的发展,结合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按照高中政治“三段式”问题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精致选材与科学编制问题等途径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打造师生有效互动的高效课堂。
  [關键词]翻转课堂;微课;高中政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7-0046-02
  互联网+时代,催生着教育方式的变革。许多教师由此感叹,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跑步前行。笔者从事高中政治教学16年,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也总带着初学者的新奇去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这样的定位促使笔者不断更新自我,钻研业务,尝试改革。
  一、晨钟暮鼓,理念先行——开启学字诀
  在一节公开课上,笔者开始接触到翻转课堂和微课。每一种新事物,在推广之初都会有尴尬的境遇,但是翻转课堂和微课迅速发展,甚至成了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主流方向,这充分验证了其蕴含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方式是有效的,值得我们学习实践。
  翻转课堂属于线上线下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最早发源于美国。萨尔曼·汗通过录制短小精悍的小视频来展现清晰明确的教学信息,通过课前、课上和课后的有效配合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后来在推广中,无论是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掌握模式”、可汗学院模式,还是哈佛大学模式,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强调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呈现课程内容,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化的前提下,实现课上和课下的有效对接。
  微课是围绕知识点录制的视频片段教学,它是翻转课堂课下必不可少的素材。但现在国内很多一线教师不仅用于课下,在课上对于经年累月变化不大的知识点也采取微课的形式来进行讲解。初期接触,笔感觉制作视频需耗费较多精力,但是出于业务发展需要,借助省市校开展的一些微课比赛,笔者一层层地打开了微课设计包。由此,接触到微教案、微视频、微课件、微学习任务单、微练习,接触到Focusky动画演示大师、Camtasia Studio、希沃白板、美图P图、快剪辑和一些录屏软件……每一项应用都需要开启一扇学习大门,从了解到尝试,再到熟练应用。
  在此期间,笔者总感到学海无涯,有一种兴奋感。
  二、驰马试剑,不断尝试——闯炼行字诀
  一部手机、一张纸、一支笔和一台电脑,笔者开始了制作微课的初体验。当时笔者所任教的高二年级学生已经开始了学考后的一轮复习,所以依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从复习有效性的角度设计,对一节课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归纳讲解,从而形成思维导图配旁白式的复习性微课。制作后,利用微信推送到家长群和学生群,供学生复习参考。但在应用中发现,学生对于没有下达任务的微课视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笔者开始尝试将微课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反复的磨合中,笔者对翻转课堂及微课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体会,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推行“三段式”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即课前“启智”,课上“研讨”,课后“提升”。
  例如,在复习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时,因为这个单元的考点较多,为了加快进度、夯实基础,所以笔者尝试在督促学生自主复习的基础上,利用翻转课堂的微课视频对该单元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讲解,并把这个7分钟短视频推送给学生进行自学预学。在课上,笔者还设置了一些活动和问题来检验学生预学的效果,从而完成微课中基础知识从默会到应用的教学步骤。在此期间,笔者通过适当的点拨、传授技法,进一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课后的习题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通过不断尝试,在实践中反思、调整、完善,笔者体会到了成就感。
  三、静思敛神,沉淀升华——修习悟字诀
  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所以,微课设计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上述要求,笔者在政治课堂上开始尝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呈现炫酷多样的设计画面以及动态效果;开始尝试用生活化的情境营造亲切有趣的教学氛围;开始编制有梯度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探秘;开始磨炼教学语言使自己的讲授更严密精准。
  例如,在设计《辩证唯物论》一课时,为了使其更贴近学生,录制视频时笔者安排了本校两名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和笔者一起完成。在复习知识的过程,为避免单纯讲授的枯燥,让两个学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模拟课堂师生对话,从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吸收知识。
  外在的形式可以灵活变换,但课程本身的知识能力目标必须达成。按照2017年新课标的要求,在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时,应该寻找生活中充满智慧、蕴含哲理的材料,去感悟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领会哲学思维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微课案例的使用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本专题的微课笔者采选了“乡村振兴之特色小镇建设”这个时政热点作为知识应用的材料载体,进行主线设计。在导入时,还配上了本土化的材料图片——秦皇岛已然成型并即将投入建设的特色小镇,从而引导学生从爱家乡的角度,为特色小镇建设建言献策。在凸显高中政治学科“时政性”和“政治引领性”特点的同时,通过精选材料和图片,设置知识应用性问题,从而引入本专题知识的复习。
  设计时从选材到设问,关注了学生对家乡建设的公共参与,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国家主流思想和家乡建设的政治认同感。在知识复习之后,重新以特色小镇的问题来实现学以致用。同时,创设走入“振兴乡村战略研究院”的情境,引出“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材料,让学生从失败教训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应对之法。从材料的对比中辩证看待得失,重视对学生理性精神这一素养的培养。
  特色小镇建设的设计,坚持了首尾呼应,通过“提出问题—复习知识—答疑解惑”,把本节复习课串联得更加完整。
  反复打磨,总有新体验,看着进步的成果,笔者收获到了满足感。
  传统教学像茶,经久耐泡、温润芬芳。课改教学像咖啡,精致摩登、高端时尚。改革之路,成就着我们。理想在心头开出圣洁的花,让我们坚定信念,砥砺前行,努力谱写更澎湃的事业篇章。
  [   参   考   文   献   ]
  [1]  彭迟冬.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构建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2):192+30.
  [2]  薛春智.论新媒体时代下高中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112.
  [3]  苏日娜.论述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教学的整合途径[J].才智,2015(24):84.
  [4]  赵林涛.高中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的发展现状及建构路径研究[D].湖南大学,2017.
  (责任编辑 袁 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165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