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活动,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是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巧设活动;改革课堂;促进学习;促进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上,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以,我认为,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有趣的学习活动,既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又能促进学生发展。
一、课前活动,激发探究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充满欢乐、惊异、悬念等情境的课堂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学到知识,并成为学习的动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联系实际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生活素材,通过重现生活场景、讲故事、做游戏等具体情境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标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所以,尽一切可能创造一种愉说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我在教“可能性”这一课时,在引入课题前,请两位学生上台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让下面的学生猜猜看谁可能会赢?然后开始游戏。游戏完后,再问学生如果游戏继续下去,谁可能会赢?怎样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并伴随着纯真的童趣走进数学天地。学生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学习达到了最高境界。
二、课中活动,发现规律
如:多次让学生上台做摸球游戏,第一次是往盒子里装上2个白球、2个黄球,让学生上台随便往盒子里摸出一个球,摸了几次后,台下的学生看到了不管怎么摸,摸到的球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第二次是往盒子里放入4个红球,问学生能从盒子里摸到白球和黄球吗?然后通过摸球验证,是不可能的。这样的数学活动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最后验证,体验到可能性中含有“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三项内容,从中感受到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在上面的摸球游戏后,當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快乐地体验到可能性中原来有这么多的知识时,我继而提出问题:那么可能性中的可能到底还藏着什么秘密呢?接下来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都来做摸球游戏。每个小组的盒子里都装有9个白球、1个黄球,每人只摸一次,看看会摸出什么球,并在记录卡上做好记录,这一次的数学活动又让学生的思维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生碰撞,在“做”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在“记录”的数据中发现规律。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可能性中还隐藏着可能性大或可能性小这一特点的记忆,还能扩充学生信息交流的渠道,让他们有机会去分享小组合作的快乐,培养合作意识。
三、课末活动,深化发展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为了使这一内容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设计“可能性”这节课的情感目标这一环节时,我力求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为了较好地达到这一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下面的两个活动着手,先利用教具转盘上指针的转动,猜想转动转盘,指针会停在什么范围(转盘上有蓝、红两种颜色,其中蓝色范围大,红色范围小)。通过猜测—验证—分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商场上的摇奖活动,厂家和有些老板就是利用可能性中存在着可能性大与可能性小的秘密来设计摇奖活动。一般把一等奖设在颜色范围小的区域,把二等奖设在颜色范围大的区域。然后请学生当老板来设计摇奖活动,并说出这样设计的意图。接着又让他们再次联系生活,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情一定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有可能发生。这一活动又一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热烈讨论,尽情地诉说,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深化,得到升华。
总之,组织好小学数学课堂活动。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喜欢探究、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节课中不仅学习的时间被最大化,还能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积极投入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他们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3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