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语文学习的大舞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本课堂是落实“生本教育”新理念的唯一载体,重视生本课堂,就是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去体验、感悟文本,开发创造性潜能。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有意地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乐听学生质疑的声音,重视学生多元的思维,营造学生积极讨论的氛围,真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大舞台,让每个学生都敢出镜,生本教学才算成功,语文教学才会接近精彩。
【关键词】生本课堂 乐听质疑 重视多元 尊重讨论
生本课堂是教育课改倡导的落实“生本教育”的新理念。重视生本课堂,目的无非就是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地去体验、感悟文本,开发创造性潜能,从而改变日常课堂中重预设、轻学习的现状,变学生被动、机械学习为主动、探索地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创设生本课堂,教师在转变理念的同时,更需要在课堂中有意地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乐听学生质疑的声音,重视学生多元的思维,营造学生积极讨论的氛围,真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大舞台。
一、乐听质疑,用学生的问题发掘文本
语文课堂是否高效,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教师的预设性太强,执教者往往会沿着精心备课时留下的轨迹,滔滔不绝地讲解,从而忽视了学生问题的所在,压制了学生问题的生成,导致了有效教育契机的流失。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情,灵活地捕捉教育的切入点,以学生的疑问来引导学生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课文《三袋麦子》一课,教师在讲到小猪迫不及待地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时,很多学生认为小猪是贪吃的,但有的学生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小猪也很勤劳,它的手也很巧,应该是一只勤劳手巧的小猪。
针对不同的声音,笔者没有让教学继续,而是鼓励了这位学生的善于动脑,敢于质疑,然后组织学生就他的观点反复朗读相关语段,让学生自己从中得出判断,有的学生认为,小猪能把一袋麦子全磨成面粉,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小猪不怕辛苦,确实很勤劳;另外的学生认为,小猪这么“勤劳”,正是为了能吃到面粉做成的食品,这不能算是真正的勤劳,而恰恰反映了他“贪吃”的习性。至于“手巧”一说,不同学生的观点也不一样。那到底谁是谁非呢?笔者引导学生去翻看课文后半段中土地爷爷对小猪的评说,让大家从土地爷爷的话语中得到结论:小猪有勤劳、有手巧的一面,也有贪吃的一面,所以用“憨厚可爱”去概括它更为恰当,学生们听了,都情不自禁地点起了头。
课例中,教师以课堂中学生的文本疑点为切入口,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不但解决了问题,更让学生走上了语文课堂的大舞台,演绎了精彩的思维,生本意识得到了提高。
二、重视多元。从学生的角度考量课堂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所以语文教学的难度就在于此,而魅力也在于此。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体现生本理念,就是要让执教者面对一个个学生个体,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尽情拓展学生多元的触角,让他们精彩的思维照亮课堂。
例如,在教学课文《石头书》一课时,笔者发现课文虽短,但却蕴含了极其丰富的问题,而很多问题,是三年级学生无法理解与吃透的,如对化石的理解,对石头书上字、画怎么留下来的,以及文末告诉的道理:通过石头书知道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如果只靠教师照本宣科地解释,学生是根本无法接受的,于是笔者在事先组织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把课堂充分放手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照片、画面甚至视频,来尽情地诠释自己对于“石头书”的理解,深刻的、浅显的、单一难度的、全面阐述的都可以,结果课堂上形成了极其热闹的景象,对于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理解,学生从争论到包容,到形成共识,完成了对文本的探求,而教师,则完成了对生本的尊重,两相所得,其乐融融。
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考量课堂,是生本理念的重要焦点,教师作为设计者,除了要激发学生的潜能,更需要站在一旁适时引领,归纳提炼,让单一发散成多元,让多元归结到中心。
三、尊重讨论,以互动的模式激活热情
其实,互动的模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到,但大多是单向的互动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的互动只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建立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教学模式,才能调动课堂气氛,激活课堂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热情。
例如,课文《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这是一篇带议论文性质的课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的难度可想而知,因为没有科学知识作基础,仅仅“树叶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就让他们难以理解,更何况要从大树引申到集体,引申到生活呢?不难想象,这是一堂多么单调而乏味的课。
于是笔者从生本理念的角度出发,大胆设计討论环节,让学生在争辩与交流中理解课文,笔者设计了这样三个需要讨论的问题:(1)同一棵树上的叶子是否相同?(可以从叶子的大小、颜色、厚薄以及生长的时间去讨论,得出结论)(2)一棵树为什么要长那么多叶子?少长一些对树的生长会不会有影响?(3)如果你也是一片叶子,你生长在哪一棵大树上?如果这棵大树少了你这片叶子,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问题的抛出,带出了活跃的生生灵动,学生思维相互碰撞,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而教师在参与中的适时引领、点拨和指导,更为互动教学模式添加了润滑剂,既尊重了学生的讨论,也指向了文本理解的捷径,更使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保证了自主探究意识的有效提升。
一生一世界,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生命个体,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现出精彩的自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融合到教师预设的课堂氛围里,不怕个体差异,不怕别样体验,生本课堂本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大舞台,只有每个学生都敢在这个舞台上出镜,你的生本教学才算成功,你的语文教学才会接近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72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