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教学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身表达与交流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师应该改变教学理念,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有效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唤醒学生表达与交流的需求心理
在任何教学当中,学生都是第一位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对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唤醒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欲望。新课程大纲已经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切教学活动均需要从学生的学習需求出发。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将学生兴趣爱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有物能言,有话可说,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相关主题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入《陈情表》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李密描写祖孙情的手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表达与交流学习当中;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到文中李密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阐述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感情,述说祖母对于自己的养育之恩和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必要性,完成自己“辞不就职”的感情表达。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技巧,明确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性,唤醒学生的表达与交流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兴趣
在新课标的要求当中,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开展表达与交流教学时,还要注重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该规范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用语,做好普通话的推广,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其次,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随着网络和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发展,学生的阅读渠道越来越多。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例如,在完成《边城》相关内容教学之后,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阅读沈从文的其他文章,了解沈从文的生平和所处时代背景等,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升自身表达与交流能力。
三、创设情景化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的单一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因此,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教学还要创设情景化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所以,教师首先需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积极适应当前的大环境,将一些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再结合学生基本情况,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身表达交流能力。
例如,在“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相关内容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实际生活案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写作,让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让表达更能打动人心。
四、开展口语交际的针对性教学
在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等设计高中生感兴趣的口语交际话题,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与交流过程中发展个性化的。
例如,在“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针对自己、家人、朋友生活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苦难进行描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小组成员进行资料收集、归类、编写、描写等处理。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间的分享,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开展书面表达的针对性教学
在书面表达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积累素材,在分析素材的过程中进行联想与想象,引导学生在书面表达的练习过程中进行文字表达能力训练,有个性、有创意地多想多写、敢想敢写,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在发展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为例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表达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由文章拓展至现实,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如何对自己表达及奉献他们的爱,并在写作过程中利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书面表达的练习提升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也能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十分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唤醒学生表达与交流的需求心理、创设情景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兴趣、改革教学方法等方式,有效提升学生表达交流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明光中学(239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8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