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言交流是师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方式及情感沟通的主要渠道,而语言艺术不但能够真实反映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也能体现教师的知识、智慧和修养。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语言艺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及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言艺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4-0059-02
对教师而言,物理教学是一门科学、一门技术,而良好的教学语言是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保障,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语言艺术要求教学语言有一定的规范性和艺术性,物理教师的语言特点应将教学语言的共性囊括在内,同时也需具备物理教学的个性。鉴于此,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探讨,以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语言要注意准确性
物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对物理概念、定义、定律、定理、现象及过程等进行准确表述[1]。倘若在表述中出现了细微的错误,其意义就相差甚远,甚至还会产生歧义。
如在教学中,将物质的密度表述成物体的密度;把速度表述为速率,“速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而“速率”为标量,仅表示大小;对欧姆定律公式“I = U/R”,片面地将I、U、R的物理意义表述成电流、电压和电阻,如此一来学生易产生歧义,在运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只知道已知其中两个物理量就可以求解第三个物理量,并未关注三个物理量是针对同一段导体的;又如“力臂”表示的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并非表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要想确保物理教学语言能够规范、准确,教师在备课时需认真查阅资料,并反复推敲,将教材中与概念的实质与术语含义理解透彻。如“在惯性作用下,物体会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切忌说成“物体受到惯性而保持原有运动状态”;“属性”和“特性”、“物质”和“物体”等物理概念中涉及的词语要注意区分,避免过于随意、口语化;关于“磁场”这一概念,应表述为“磁体周围空间有磁场存在”,而非“磁体周围空间叫磁场”。
二、课堂语言要注意逻辑性、严谨性
教学语言的逻辑性、严谨性表现在教学实践中语言前后的逻辑关系要正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环环相扣且层层推进的方法进行语言表述,教师教学中必须叙述严密、条理清楚、论据充分、层次分明。鲜明的连贯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学生依据教师的语言清晰、透彻地理解知识[2]。遣词造句上,切忌含糊其词,应准确贴切,特别是原理、规则及概念等。此外,教学语言还应层次清楚、抓住重点,尽量做到“言语少而精”,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尽量丰富的内容。在叙述物理规律时,教师不能乱用词语,要注意规律的严谨性。
如“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如“反射角等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由于反射角的大小取决于入射角的大小,故而两个角之间有因果关系存在。鉴于此,教师必须懂教材、熟悉教材,对教材上的每个概念、每一段话、每一句话都要认真思考,甚至透彻理解每个关键词、字。语言精练能为课内读、议、练、实验提供更多的时间,个别教师倾向于重点讲解部分难点,担心学生难以理解,然而讲得越多却更容易导致学生理解混乱。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把握好要点,用适当的语言表述。表述时注意逻辑性、严谨性,以便学生能更轻易地理解、掌握知识内容。
三、课堂语言要注意技巧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保持饱满的精神、充足的自信。教学中,应以清晰自然、朴实无华且充满生活气息的口头语言为主,切忌信口开河、随心所欲;要追求旋律美,朗朗上口,如同天成;要自由洒脱,具有学者风范。鉴于此,物理教师在构思教学语言时必须注重技巧性[3]。物理教学中,课堂语言的技巧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用尽量精炼、简短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如口说、板书及肢体等,帮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清晰、透彻地理解物理问题。而语言技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的准确及适时运用,在保障科学性的基础上,推动教学语言趣味性与启发性的有效提升。
如在电势概念的教学中,可用生活中地势高低概念进行类比。此类构思具有启发性,不但能将涉及的知识深化,还有利于学生分析、概括、鉴别能力的提升。
而结合口头语言进行的肢体语言极具形象性,通过提示、说明、刻画及示范模拟教学内容,能使学生的理解更轻易、透彻。如电灯在水下照亮水面的面积,教师可借助自己的手臂,将通过光纤射出的光的弯曲方向表达出来,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知识。肢体语言在物理模型的构建中也能发挥显著作用,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具体教学中,每一句话都能搭配大量手势、动作,而教师若想更清楚、明白地运用肢体语言将所讲内容表述出来,就必须确保肢体语言的规范性,切忌表达不清、模棱两可或手舞足蹈。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能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教学内容。
四、课堂语言要注意启发性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个别教师尽管能够充分落实课前准备,课堂讲授也极其精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情节里,然而大部分学生在课堂结束之后却难以回忆起本堂课所讲授的内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大脑并未思考课堂知识内容,难以形成深刻的记忆[4]。故而,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语言,而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应结合学生思想选择教学语言的要求,并使所用的语言尽量贴近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以便学生能更轻易地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
如在“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教学中,教师可询问学生“耳朵能够帮助我们听到各类声音,声音是如何发出的呢?它又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中呢?”简易的语言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课堂学习中。此类启发式教学语言要求教师细致观察生活中的例子并广泛收集,提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更具直观性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更为显著。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以新奇的方式为学生呈现物理知识,这样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顾红军.新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学语言艺术探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26 .
[2] 蔺海丽.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N].发展导报,2017-10-31(033).
[3] 燕宁.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3):9 .
[4] 陆裕仲.刍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 2017(6):47-48 .
(责任编辑 易志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5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