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典诗歌中的特殊表现手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特殊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0—0085—01
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但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既在诗歌中起到了出人意外的表達效果,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发挥了很好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梳理了部分古典诗歌中的特殊表现手法。
一、以偏概全法
所谓以偏概全法,就是诗歌创作中,在描写某一事物或景象时,采用只举一端,概见其余的方法来表现。例如,王建《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其中“妇姑相唤浴蚕去”意在表现春天来临,一场雨后,山村处处忙着春耕春种的景象,诗人用只举一端,概见其余的表现手法,起到了韵味深长的效果。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浴蚕,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在优美的雨景中着一对“妇姑”相唤,要比让一双兄弟相唤更有诗意。
二、以全指偏法
如,宋代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六月即夏时,不与四时同似乎显得别扭,但如果改为“风光不与三时同”那就更别扭了,诗歌的妙境正在于此。原来诗人正是用以全指偏的方式,突出了西湖六月特别艳丽的景色。这种谋篇和语言上的方式,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三、翻进一层法
这是在写景怀人和思乡怀人诗歌中偶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通过想象家中人如何思念自己来表达自己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手法。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是这种表现手法。诗人写九月九日这一天对家人的思念,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翻进一层,遥想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四、错觉描写法
错觉其实是一种心理现象,人类的感觉器官极易受其相似点的蒙骗,往往错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错把甲现象当作乙现象。这种由相似的客观事物所引起的错觉描写,在诗人们笔下出现得比较多。宋之问《苑中遇雪》中“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瑞雪骤降,乍见不信,误认为是如雪一般的林花开放。利用错觉,初见雪的惊奇、欣喜之情具见无遗,且扣紧了题目的“遇”字。张谓《早梅》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巧妙地反用宋之问的诗意,也是在寒梅、冬雪色彩一致之上做文章,体现了季节交替之际的特点,突出了梅花之早。像这样的诗句有很多,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均可看作这类情形。
五、意象叠加法
所谓意象叠加法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列锦”法,这是古典写景诗歌中所用的手法,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地组合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法。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话九个意象,每组都是一个特写镜头,所述景物原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但平凡的事物一经诗人的艺术组合,便浓重地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并将读者带入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几乎成了意象叠加写景的绝唱。
我国古典诗歌中的这些特殊的表现手法,虽然并不是常见的,但作为学习古典诗歌的人,时或会遇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高考语文卷诗歌鉴赏的分析并整理了诗歌赏析做题的方法,以期学生从中学会做诗歌赏析题的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多地去理解这些手法所达到的出乎意料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9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