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不良的原因及对策个案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研究一名学业不良儿童,采用访谈、观察法定性分析影响其学业不良的因素主要有注意缺陷、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因素、自身人格特质等,各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影响系统。最后,从系统观点出发,提出一个矫治的方案,期望对其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关键词 学业不良;注意缺陷;矫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2-0165-01
D同学为上海市一名小学二年级男生,实足年龄为8岁5个月。在一年级时成绩在班级中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一年级期末的时候语文考了一个低分,之后的成绩时好时坏,但总体处于下滑趋势,平时测验的成绩常在30人的班级中处于28、29名的位置,父母为此十分焦急。经过观察,对父母和教师的访谈,以及对D同学本身的作业辅导,我认为D同学的学业成就明显达不到他的智商所应该达到的水平,属于学业不良学生。下面分析其学业不良的原因并为其健康发展制定方案。
一、原因分析
(一)注意缺陷
根据连续观察,发现D同学身上明显表现出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在注意停留在任务上的时间,D同学每天晚上有2个小时的作业时间,实际在该时段内只有40分钟注意力是集中在作业任务上的。在注意力集中能力上,D同学在写作业时极易受身边无关刺激的干扰,如常常啃手指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专心写必须要完成的作业)等等。由于注意的选择性难以直接观察到,这里设计了一个测验任务,即选择一篇课文,让D同学先明确几个阅读任务,记录并量化其回答,接下来再让他回忆课文内容,按照刺激事件做量化记录,最后把两个量做比较,发现后者大于前者。根据沈烈敏关于学业不良儿童注意选择性的测验说明,这可以说明D同学的注意选择性较低。
综上所述,D同学具备了注意缺陷儿童三个方面的特征,初步诊断D同学为注意缺陷儿童,这种注意缺陷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学习效果。
(二)家庭环境
首先来看D同学总体的家庭环境状况。父亲为某公司高管,母亲在邮政所工作,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父母念书时成绩都比较好,因而对D同学也有比较的高的甚至是过高的期望,不能完成规定的任务或者是在学校犯了错误(如弄坏同学的东西等)时都会得到相应的责罚。此外,父母过多的干涉其学习情况,如写作业母亲必全程奉陪,每天必与学校老师联系等等。
(三)學校环境与班级环境
D同学所在学校为上海市一所私立的小学,2011年重点中学升学率排名全市第二,学校要求严格,课程任务重,该校学生也都是经过筛选在智力上十分优秀的儿童。在班级中,因为D同学常常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偶尔会管不住自己而与同学发生摩擦或是破坏班级环境等,班主任老师对其感到无奈。但是在此之前,D同学所在的幼儿园氛围很活泼,D同学在幼儿园中表现良好,深受老师的喜爱。
(四)人格因素
研究者发现人格因素与学业不良常常是互为因果的,如D同学因为学业成就低,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低的学业自我概念,产生自卑感,反过来加强了学业不良。此外D同学情绪起伏大这一特质也对学业不良有一定影响,D同学情绪波动大,时而情绪兴奋,时而沮丧甚至恼怒,遇到刺激事件便焦躁不安,难以有效适应学习。本例的矫正不着重从人格因素入手,而期望其他方面如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改可能影响其人格转变,从而进一步推动学业进步。
(五)系统观点
上述各种因素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在一个系统中相互作用,最终才导致了学业不良,难以辨别孰是因孰是果。D同学学业生活中最主要的矛盾为严格的学校氛围与他活泼好动的个性特点之间的矛盾过重的学业负担、枯燥的学业内容与他的认知特点的矛盾。注意缺陷可能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同时他本身的特点也反过来影响家长对他的教育方式。同样,人格因素与学业成就也存在着因果互动的关系。所以矫治应该是全方面的,从D同学所在的系统来出发,并针对突出问题设计方案。
二、矫治方案
首先,父母应调整好心态,正视D同学学业不良的事实,调整期望。其次,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如D同学学习的房间不要堆放其他杂物,以免引起他分心。因为学业负担较重,D同学每天都感到疲惫不堪,可以考虑转学到一个氛围较为活泼,D同学更容易适应的学校中;或者与学校老师商量,D同学的作业量可以适当减少,以促进其更好进步。
使用正强化促进D同学完成作业的质量,改善注意缺陷。首先量化D同学的作业效果,制作表格,横坐标为天数,纵坐标为作业效果。记录下第一星期内D同学完成作业的效果,为基线水平。第二个星期开始进行干预,考虑到D同学喜欢玩扫雷游戏,可以让他正确完成一定数量作业后玩几分钟扫雷游戏。预计提供了强化以后,D同学的作业效果应当得到提高。
三、总结
学业不良受多方面的影响,学业不良的矫治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碰到许多困难,需要父母良好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耐心。
参考文献:
[1]沈烈敏.学业不良心理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俞国良,侯瑞鹤,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特点[J].心理学报,2006,38(1):85-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1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