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教育科研立项的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目前,各地区教育部门、中小学紧紧遵循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切实落实“科研兴校”“校本教研”的课改目标,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日趋明显。近几年来,各中小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活动越来越活跃。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教研工作经验,谈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立项的现状
当前,中小学进行教育科研机构和人数逐渐增加,呈现另类的“繁荣”景象,教育科研某些不正之风随之暴露,主要表现为:1.教育科研立项“两头热”,衍生新型的“豆腐渣工程”。一个学校的课题研究立项通过诸多环节立项通过之后,科研项目就停滞在那里;2.科研资金不足,学校资源限制。上级拨款较少,无法提供完成科研项目所需的物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3.师资力量欠缺,学校科研经验欠缺;4.部分教师本职工作与科研工作时间冲突;5.教育科研立项规范化管理有待提高。
二、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立项存在的问题浅析
(一)教师思想方面认识偏颇,学校教育未能正确自我定位。教育部门上有政策,部分学校下有对策,想方设法如何完成教育科研项目申报和总结即可,对教育科研中间的环节是一项“豆腐渣”工程,经不起考究和推敲。
(二)科研实践缺乏力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据调查,有的学校虽然也获得教育科研立项,但是该项目是其他学校几年前已经完成的课题。另外,还有部分学校(其实只是某学校一人任务式地完成)虽然完成了教育科研项目,但是没有广泛动员,在校教师也从没参与过,研究的课题无人知晓。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激励制度。目前,中小学缺乏良性的“科研兴校”的管理制度,缺乏规范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教育科研项目缺乏定期检查督导和专家指导、缺乏经费保障、评价标准不统一甚至出现偏颇情况。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缺乏开展教育科研的人力、物力,更谈不上立项了。
(四)“以升学率看办学”思想居主导地位,学校有压力。国家要求各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对于部分农村中小学,资源、条件匮乏,无法承担科研项目,但是没有科研项目又通不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年度检查。一直居主导地位的“以升学率看办学”思想还没有彻底转变,教育行政部门检查工作也以升学率评价一所学校,因此,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陷入矛盾的境地。
三、解决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立项问题的对策
(一)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主抓,完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學校搞科研,没有资源和条件是不行的,教育科研没有规范化管理也不行。针对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建立相关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这是加强教育科研立项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
(二)严格科研立项,把好选题立项关。学校教育科研项目是学校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由广大科研工作者、教师共同论证、申报、撰写方案等等而提出来的。鉴于此,学校的科研立项如何立项、怎样选题、如何开展,应结合本校教学设施、资源、条件、科研资金、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搞科研,却勿“打肿脸充胖子”赶时髦。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成立以主管科研工作的校长为组长的科研领导小组,落实科研项目。
(三)积累好第一手材料,重视教育科研“白热化”阶段。社会实践和教学是科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课外科研课题研究,有利于拓宽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下改变教学环境,不仅让教师在新的环境下进行探索学习,更能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四)严抓科研立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科研的目的是应用科研的成果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全面开拓素质教育新局面。于此,教育科研研究出来的成果应得到社会有关部门、科研机构的重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千万不要“从理论到理论”“从方案到方案”,切忌“纸上谈兵”。
(五)认真验收、自我总结。科研重在实事求是,弄虚作假是对科研的“侮辱”。笔者认为,搞科研的教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就算完成的科研项目,参与的学校要认真接受验收,认真总结,把存在的问题、要点、难点进行提炼,而参与科研项目的教师则要自我对照,自我剖析。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应视科研工作情况,赏罚分明。
责任编辑 李少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66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