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乡土文化”教育的思考与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導纲要》,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明确了方向和要求。作为语文教研员,笔者以“语文视野下的农村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研究”为课题,以罗山县子路镇中心学校为基地开展研究,力求为农村小学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一、“乡土文化”教育的意义
  “乡土文化”指的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文化,具有地域性和独创性的特征。
  乡土文化教育是“育人”的教育。乡土文化教育旨在使学生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让其在不断参与和适应乡土生活中,真正地认同和欣赏自己的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教育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生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能够培养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乡土文化教育符合农村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当前,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识,尤其是农村小学,应合理运用乡土文化素材,拓展学生思路,丰富学习资源,提升文化素养。
  二、“乡土文化”教育的内容
  学校应选取适合校情、容易被学生接受、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乡土文化内容来开展教学。我县子路镇中心校的语文教师采取发动学生收集资料、邀请退休老教师和当地文化名流座谈等方式,对子路镇的乡土文化进行系统、全面调查和深入挖掘,编撰了《子路镇乡土文化集本》。其主要内容有六个部分:地名的由来,地方谚语和民谣,民间故事和传说,地方戏曲和民歌,地方民风民俗,地方艺术。
  三、“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利用少年宫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少年宫开设了民俗、地方剧、剪纸等社团,邀请民间艺人为学生表演皮影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乡土艺术,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合学科教学开展乡土文化教育。一是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篇章教学。二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如在音乐课中渗透地方戏曲和民谣的教学,在美术课中渗透地方艺术剪纸的教学等。
  举办艺术节,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多年来,子路镇中心校每年5月都开展大型文艺会演活动,每年均有节目在省市获奖。
  研发校本课程,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子路镇中心校将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其他村级小学则将文明礼仪、书法、民歌民谣等作为校本课程。
  组织社团活动,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引导高年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进社会,有针对性地考察所在乡村及周边地区的名胜古迹,了解各种民风民俗,撰写心得体会和调查报告。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语文视野下的农村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CJYC18021519)
  (责 编 帕 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7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