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考作文需体现功能文笔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拟从文章的社会功能、结构语言等方面剖析中考作文的写作内容、技巧及指导方法,认为教师指导中考写作需培养学生的文气与炼字意识。
  关键词:写作;功能;文笔
  一、中考作文内容,确立社会功能
  谈到中考作文的写作内容,必然就要讨论文章功能这一话题。到底为什么要写文章,写什么?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观点,文和道是分不开的。
  以道论文这一话题中,最有代表性的命题是“文以载道”,这一命题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从孔子的“志与道”,荀子的“心合于道”,周敦颐的“文以载道”,到桓范的“阐弘大道”,王通的“贯于道”,刘勰的“道沿圣以垂文,文因圣而明道”,再到姚鼐的“道与艺合”,刘熙载的“文章明类,根极于道”,都把文与道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尽管,诸家对道的赋义不尽相同,对文道关系的解说也不尽相同,但在以道驭文、以文传道这一总体原则上是一致的。
  对于中学生来讲,初中作文要传什么“道”?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辨“道”,即识别“道”,把“道”纳入价值理性的天平上进行衡度,通过分析、剖剥和判断,弄清其真伪优劣。
  道的本质是社会功能的体现。对于成年人来说,写一篇文章,要有关心民生疾苦的道德意识,要有改良社会机制的参与意识,要把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真理意识感、人格完善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始终把社会进步、民众利益作为目标,以奋斗不息的精神,让合目的性写作意图客观对象化,这就是文章所要传载的道。
  中学生所写的作文与成年人创作的作品相比,其社会功能有其独特性,其文主要是洞察与确立道,而非传播。
  史家最为关注的是本事视角,要求真实地记录事件,不能人为地改变本真;正统儒家立足于伦理视角,要求以文传道;政坛人物更多关注政治视角,将文章视为处理政务和推行政策的工具;艺术家多重视文学视角,关注物象、感兴、文采、声律等问题,这只适应于文学作品。鲁迅将通俗文学的功能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娱心”,另一方面是“劝善”。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两者均可,后者可能更多一点。初中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旧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童趣》,属“娱心”类,其他如《孙权劝学》《岳阳楼记》等大多为“劝善”类。
  对照近五年的广东省中考作文题,各年提示语中的关键词分别是:2014年“勇敢与热情”“执着”“磨炼”“自信”;2015年“微笑”“情谊”“阳光”“感怀”;2016年“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真挚情谊”“幸福”“诗意”;2017年“生活百味,青春多彩”“成趣”“蕴理”“有情”“风景”;2018年“坚守”“执着”“压仓石”“愿景”。
  从这些关键词不难看出,中考作文所要辨的“道”,是正统儒家视角和艺术家视角的结合。一方面要求学生写作的内容是正能量的,反映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积极进取、坚韧向上,反映他们的时代精神面貌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另一方面也体现艺术家视角的特点,即语文所包含的语言运用、修辞、表达等具体技法等。教师需要培养适合时代需要、有责任感,掌握现代化科技、承载民族文化与精神,推动社会进步、民族进步的栋梁之才,这一目标就确立了中学生作文中的“道”。
  教师引导学生写文章时,要求写良好品格、体现正能量、体现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比如,在形容一个小孩的脸蛋红彤彤的,很可爱时,我们比喻成“像一个苹果,比苹果还多了两个小酒窝”,体现了小孩的可爱,很有情趣和美感。如果将其比喻成“像红烧牛肉一样”,则情趣全无。
  从上文的例子来看,中考的“文以载道”是要体现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功能。需要学生写的文章要语言美、有情趣。
  二、写作学知识在中考作文中的体现
  写作学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认识:宏观是原理层,就学理问题而言,包括文章的功能,以什么态度来写、写的目的是什么等;中观是规格构成,包括文体,用什么形式表现,是记叙还是议论还是描写等;微观是实践活动,包括谋篇、技法、修辞、炼意、词语运用等等。
  一篇完整的文章,都会涵盖以上三方面的内容。中考作文,也是从这三个方面考察学生的作文水平的。
  教师在评定一篇文章时,常说该文“文笔”如何,这里的“文笔”实际上就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結构与条理或文理”和“语言”要求。就初中生作文而言,“文”应该是指作文的语言运用是否规范、通顺、流畅、得体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描写、抒情等方式的运用是否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等;而“笔”的内涵要求,则和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结构、条理”相关,指文章结构是否完整、清晰,层次是否简洁、分明等。
  简言之,中考作文是从立意(社会功能)、结构(框架构成)、语言(文笔审美)三个维度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评判。
  三、指导中考写作,体现文笔意识
  初中作文教学,教师首先要解决学生写作中的“饱、暖、安”的问题,然后才能求“美、丽、乐”。
  以记叙文为例。写作首先要能词句通顺,完整表意,其次是能完整地讲述一件事,再次是所讲的事能表达作者的用意。如果学生能达到这个层次,教师就要进一步要求语言的流畅、善用修辞表达情趣,详略得当表达中心,立意新颖不落俗套等。
  指导学生作文,基本上是分两个层次。一是会写文章,掌握基本的写作能力,表情达意,即能写出三类文;二是写好文章,超出一般的会,掌握立意、结构、用词的技巧,能写出二类、一类文。要想引导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教师可以在“气”上下功夫。
  (一)指导学生展现写文章的气势
  气势其实是一种升腾奔涌的文脉思绪,它可以从严谨的逻辑、充沛的感情、清晰的思路、流畅的语言、和谐的语调等多个方面,来综合表现思想、情感或事理。气势是一种语言的冲击力,但这种冲击力来自人的精神世界。气势能把精神气质、文脉思路通过语言要素表现出来,使文章充满说服力、感染力。这种气势包括善良关爱之气、勤奋上进之气、坚韧不弃之气、上进之气、求真求美之气等。日常教学要培养学生这些“气”,让他们有事可述、有物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二)指导学生炼字造句,使文章华美有情趣
  例如,古诗《悯农》“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两句中的“滴”“粒”两个字,表意准确而有情趣。如果将“滴”字换成“落”字,则不能引起是液体、椭圆形、小而细微、连续不断等联想意象。同时,“汗滴”和“粒粒”之间高度的相似,也构成了隐形联想和潜在的意蕴和谐。找准了字,意境、情趣油然而生。
  又如,《咏雪》中,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不但恰当,而且富于诗意的联想,而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则是比较粗糙的。谢道韫的比喻还与她的女性身份相“切至”,如果换一个人,比如关西大汉,用这样的比喻,就可能不够“切至”。古代有咏《雪》诗曰:“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就含着男性雄浑气质的联想,读者从这个比喻可以感受到叱咤风云的将军气度。找准了句,即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又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
  中学生受阅历和阅读量的制约,在立意深度、新颖度方面不容易突破,但可以通过炼字、炼句,提升其作文的层次。
  多观察、多发现、挖掘美和情趣。指导学生从宏观目的功能、中观结构条理、微观语言修辞三维定位文章,会写乃至写好身边的事、情、理,有效提升学生中考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2]任遂虎.文章学通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周军(1978—),男,广东省江门市港口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写作与阅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83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