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塞下豪情,沉思古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边塞诗是一种豪情的绽放,是异域风景的展现,更是车马奔腾与刀光剑影的国家保卫之情,更是志士仁人的豪情表达,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边塞诗非常多,边塞诗的赏读可以让人们对过去历史进行沉思,对将士进行缅怀,对边塞风光进行憧憬,因此对边塞征战诗的赏读做出分析研究,争取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边塞诗。
  关键词:边塞诗;战争;赏读;分析;学习
  在中学的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关于征战的诗词非常多,战争意味着流血和牺牲,也意味着将军战士可能为国捐躯,边塞诗是有关于生命的热情,是对死亡的惋惜,更是凝聚了人类情感的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习边塞诗歌可以世代流传。
  一、把握时代特点,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边塞征战诗词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更能够体现出一个时代和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衰败,那么教师对征战边塞诗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作者所处的背景进行了解,从作品中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对学生学习大有裨益的。边塞诗是盛唐之音的构成要素,如“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湖边”这是王维的诗词,公元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这是创造背景,有了创作背景的了解之后才可以将笔墨的重点放在诗词的意境之上,运用归雁进行自比,一边叙事一边写景,非常自然也比较贴切,特别是蓬字的运用,比喻的是对朝廷征战使命有负的大臣,诗人内心的情感是激愤的。将“蓬”和“雁”做鲜明的对比。另外还有一些征战边塞诗运用军歌的形式表达,歌词一边都是写边塞军旅生活的,描述的也是军旅生活,如《塞下曲》诗词中描绘了从军生活的艰辛和劳苦,后来有很多人使用折柳来表达伤春惜别的情感,尤其是表达对征人的思念情感。在《塞下曲》当中尽管是寒春当中但是备战的军人将士们依然是精神非常饱满的依然是可以听从金鼓号令进行作战的,无论何时何地保持着清醒和警醒。这样的将士对国家充满了情感,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自己息息相关,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所以艰难困苦对他们来讲都可以战胜。诗词背景的了解对于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和含义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初唐盛唐的边塞征战诗都带有一种勇敢豪情好激情,盡管当时的战争是十分残酷的,但是无数的壮烈也愿意誓死牺牲保卫国家。即使出征远离家乡也爽朗明快,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种无怨无悔的豪情。在对战争边塞诗做鉴赏的过程中时代特点,诗词创作背景中蕴含了作者不同的情感,还需要做好切实有效的分析和把握。
  二、认知风格,挖掘诗歌内涵意蕴
  征战边塞诗的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并且各不相同,其中有豪放风格的,也有悲悯风格的,还有委婉清丽风格的,通过对诗词诗歌的句子进行细细的品味多加揣摩才可以了解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的生活遭遇,反映出边塞征战诗词中的艺术风格。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在这首诗词当中诗词的前几句更有一种作战歌曲的意味,具有韵致,也比较有情理兴趣,特别是“当”还有“先”字,妙语连珠,也给人一种阔人心胸的感觉,这些都是作战的基本步调。之后四句像是在总结战争的经验,这首诗如果从艺术构思方面去看作者的写作方法是先扬后抑,运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去陈述如何练兵,如何用武,又怎样去克敌制胜,诗词中一直保持着一种昂扬的向上力,逼出文章战争的本质。作者在边塞诗词当中可以先运用辅笔后用主笔的方法,无论是主笔还是辅笔顺接的都十分恰当,能够在诗词中看出一种辩证性的关系。边塞诗都是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士兵们也是十分艰苦的,能够体现出诗人作者对战争的看法,一些作者也使用民间口语方法和方言增强语言的幽默风格看,让诗词充满艺术张力。
  三、寻找意象,清楚边塞诗的情景关系
  边塞征战诗词都有一定的意象,意象是在诗词中体现出来的,需要读者去揣摩,征战是血腥的,也是辛苦的,若是从美学意向上去看,有些牵强,这里可以不多做描述。但是作者经常运用一些意向去表达战争场面的边塞风光,这种美感油然而生。如旌旗、羽书、烽火等等。若是从景物描述上去看,黄山百战穿金甲中的黄沙,长云、秋月或者雪山孤雁的等等都是意象的表达。这些意象若是能够把握可以起到丰富读者联想的作用还能够给人一种揣摩诗词的空间,鉴赏效果也更为突出。边塞诗还涉及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等等,那么民族英雄的赞扬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将时代情节进行继承,超越历史,让征战诗词文化现象传承下去。
  综上所述,本文对塞下豪情,沉思古今——边塞征战诗赏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边塞征战诗词是我国古代诗词当中的一部分,也是重点组成所在,边塞诗不仅描述的是边塞的风景还有人情以及壮实战士们的内心豪迈情感。那么对边塞诗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从诗词背景出发,认知风格寻找意蕴和意象,更好地掌握诗词的意境。
  参考文献:
  [1]张轩铭.慧眼辨诗情:浅谈鉴赏古代诗歌的切入技巧[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6):43.
  [2]黄偲奇.塞下豪情,沉思古今:边塞征战诗赏读[J].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2012(9):23-25.
  [3]阳敏.运用比较阅读解读古诗词[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14(4):27.
  注:本文系课题《边塞诗教学中古今对照策略可行性研究》课题编号GS[2018]GHB1343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0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