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小学美术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高质量的小学美术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加强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对于美的发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对“留白”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认知,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留白”来使得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得以提升。结合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经验,对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留白”艺术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留白”艺术;分析
一、“留白”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
美术教育是存在于社会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素养,也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及手段。伴随着教育改革一步一步地深入,学生是學习活动当中的主体,教师在学习活动当中起主导作用,双方一同创造出高效的课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美术学习的特点为依据,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行全面充分地激发。在课堂当中,要到促进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思考。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参与”,这其实说的就是学生的全员参与,课堂的全程参与以及有效参与。在某种意义上,新课程的理念需要教师做到,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地转变教学角色,在课程当中注意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懂得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当中。教师的教学课堂不需要是占满的,要给学生更多空白的、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去主动学习,尊重学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落实,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让教学效果更加高效。还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师生交流的过程当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留白”也是孩子们能够发挥自我想象力的一个机会,让孩子们在开放思维当中,获取需要学习的知识,学习绘画技巧,提升绘画能力。
留白,是一门艺术,绘画当中存有“计黑当白”,音乐当中存有弦外之音,戏曲当中存有虚拟动作,诗文当中存有意在言外,佛陀存有拈花一笑。教师在美术教学课堂当中,可以先让同学们进行预习,对课堂内容有大概认识,记录出不理解的地方,作为“留白”时间的探讨内容。让孩子们通过网络、书本或者观察实物等等方式进行收集,实物素描写生、旧材料收集组合等等自学方式,增加学习的兴趣,拓宽知识面。课堂当中的范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范画是一种直接、具体而且直观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有目的地画一些“留白”或者“残缺”的形象,让版面形成空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联想以及思考。
二、引导学生“留白”
留白,其实也是留出想象的空间,留白既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当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在中国画当中进行留白,更加直观地展现画面当中的水、云雾或者风等等景象,利用这种技巧能够更加含蓄内敛,在一副画面当中,过分饱满有时候会令画面充有压抑、膨胀的感觉,合适的“留白”能够令图画更具有张弛感。在美术课堂当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名画的欣赏,这样一来,既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外的美术,还让孩子感受了中外画家们对于“留白”的运用,进而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
例如,在对于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进行欣赏的时候,这幅画的画风简约,只用了寥寥几笔,简单地画出了一叶扁舟以及几条淡淡的水波,但是,却表现了浩茫大江当中垂钓者的逍遥与自在。画家通过四周空白突出中央主体的巧妙,给人江水浩瀚的思维空间,船篷上面的蓑衣、草笠这些细节刻画又给人一种“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感觉想象。《寒江独钓图》的布局具有简约概括的特点,同时独具一格,在烘托气氛以及营造意境方面都很有特色。只利用了一叶扁舟浮在水面上,一个渔翁独坐于小船之上,全神贯注地垂钓。除了这些,几乎都是空白,这样,突出表现了江面上的空旷和寒意浓浓的气氛,更加突出了渔翁的凝神垂钓。虽然画得很少,但是画面并不是空的,反而还给人江水浩渺,寒气逼人的感觉。空白之处还展现出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或是空疏、寂静,或是萧条、淡泊。这样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家的心灵与自然结合产生的,在艺术当中,利用虚实结合产生效果。同时,为欣赏者们提供了一种广阔并且富有诗意的意境。课余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讨论,问题可以是什么作品适合留白?留白的地方可以用什么颜色来替换?等等,让学生通过讨论、总结,体会“留白”在绘画当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综上所述,在现代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美术教师要在课堂中运用“留白”艺术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不断提高他们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以此在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小学美术学习充实起来。
参考文献:
[1]鞠向荣.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J].美术教育,2014,(7).
[2]冯子其.“留白”艺术在素质教育当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6(8).
编辑 王彦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