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状态,通过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审计实务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审计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166-02
  一、引言
  审计工作是社会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保证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民间审计促使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内部审计提高了组织内部的工作效率。随着经济社会的日趋发展,经济监督职能愈加重要,审计知识审计能力也成为了广大财会人员的必备素质。审计学是各高校财会相关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审计学的课程内容由于涉及面广、逻辑性强以及实践要求高的特点,在审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理论性强、不同审计体系差异较大、实践性弱的特点,导致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效果差的情况比较普遍。为契合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务必改革审计学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审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实训环节,加强审计实务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审计实务的基本方法并进行灵活应用,因此本文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二、目前高校审计学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审计按审计主体分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因此审计学的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而且由于三个审计主体的审计目的、内容、方法等差异较大,导致这三种审计主体在审计实务中各成体系,关联度不高,造成了审计教学内容多、体系不清晰,使得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本科院校审计学的教学内容选择以注册会计师审计进行讲授,以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考试的内容进行讲解,尤其是在后面审计实务的部分,只讲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实务内容。另外,由于课时量的原因,教师通常在讲完了前面的审计基本原理之后,很难留下较多的课时进行实务讲解和练习,因此造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
  2.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首先,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审计学课程是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但审计学课程涉及的专业名词多,而且大部分来自于西方外文的直接翻译,和日常的语言有较大区别。另外,审计基本理论也基本来源于审计准则的条文,这增加了教师课堂讲授的难度,很难将审计的基本原理完整系统的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由于学生对审计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后面审计实务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大部分院校的审计教师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审计实务锻炼,导致课堂的教学缺乏生动性,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和案例做支撑,课堂教学过程更显得乏味和枯燥。最后,由于很多学校缺乏校外的合作企业,学生无法获得真正的审计实践锻炼机会,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
  3.课程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考核内容比较片面,目前大部分审计学考试内容都集中在审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缺少对后面审计实务能力的考察。其次,考试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判断题以及简答题,考察的内容偏重理论,考察学生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主观题所占比重较小,学生针对考试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无法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审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由于审计学一般被认定为专业核心课程,考试形式基本采用闭卷考试,只强调了学生对知识记忆的考核,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背诵,但却没有通过准备考试真正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些都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1.教学内容的改革。由于审计学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在选用教材时应该结合学校该专业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精心進行教材选择,不能简单模仿其他学校选用的教材。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将审计基本理论与审计实务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审计实务能力。同时,审计学教师应该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重新编排和组织审计学教学内容,可以将审计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审计职业与择业。在这个模块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审计工作的特点和未来的就业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审计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逻辑性强,教师必须要将晦涩的审计专业名词转为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三是审计实务案例分析。通过这部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审计工作能力,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借助审计软件等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工作流程、工作的关键点和基本的审计方法。
  2.教学方法的改革。审计的教学方法应该围绕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在审计职业和就业模块中,可以围绕现实中的审计职业与审计故事,与学生分享或采用学生分组讲解审计故事、分析审计案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审计基本原理模块是审计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这部分内容由于理论多、逻辑性强,不能“满堂灌”教材中那些晦涩难懂的准则和理论,因此在此模块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课下预习,针对审计理论中的知识点,比如重要性的概念和准则,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作业,然后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将这些基本概念讲解清楚,让学生为后面的审计实务打好基础。在审计实务模块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将审计流程进行宏观讲解,然后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讲解审计实务操作的知识。在这部分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将真实的审计案例贯穿于整个审计实务教学中,可以借助外部合作单位,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真实项目资源,通过精心筛选并进行数据脱敏和流程处理,加工成多个适合课堂教学,能突出反映各审计环节实务特点的经典案例,并逐渐积累、不断优化,形成较好的审计实务案例库,辅助教学实施。同时,还可以借助专业公司开发的审计教学平台和审计软件,专门留出课时安排学生进行审计实务的实训。
  3.课程考核的改革。由于审计学课程的内容主要为审计基本原理和审计实务,因此课程的考核应该将两者有效结合。首先考核内容要全面,不要仅仅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测试,而忽略了审计实务操作的考核。其次考核的形式要灵活,不要只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要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因此,审计学的课程考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堂表现,比如出勤、课堂表现和提交作业情况等,这部分占总成绩的10%。二是形成性的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在审计实训的表现,对实训的态度和实训的完成质量进行考核,这部分占总成绩的30%。三是期末的考核,由于审计基本原理和审计实务的考核特点不同,考核形式可以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形式,即审计基本原理的考核采用闭卷的形式,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考核。审计实务部分则采用开卷的形式,全部为审计案例分析题。通过这种半开卷的考试形式,不但可以考察学生对审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考察学生对审计实务操作的能力,这部分占总成绩的60%。
  四、结论
  审计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担任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审计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不断探索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石爱中.审计学的学科属性及其教学要求[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4):3-6.
  [2]陈汉文.审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苏亚莉.《审计学》课程教学方法之我见[J].财会月刊,2011,(3):98-99.
  [4]李慧.审计案例教学模式改革思考与探索[J].财会通讯,2012,(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0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