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需要人才的创新与支持。在社会发展、文明升级的过程中,高新人才一直发挥着最重要的主导作用。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高等人才,近些年更是利用高校扩招模式,升级与增加着我国的高等人才补充能力。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改进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009-02
一、前言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研究生属于等级比较高的一个教育档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国内社会体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国内研究生同样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与多元化进步,这一现象带给我国研究生管理新的挑战。从经验来看,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高等人才的培养意义非常突出,是影响我国未来走向、发展局势的主导性要素。
二、当前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情况
1.研究生教育制度。国内研究生制度的成立实际上遇到过许多的挫折与困难。我国早期研究生教育制度实际上是以其他国家为模板的。随后在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只出现过200多名硕士,该阶段我国并没有博士体系。随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迎合人才培养要求,我国教育部根据国内教育系统情况,成立并颁布了契合我国教育形式、教育条件的学位制度。十一届二中全会邓小平创办研究小组,展开了对学位授予的研究[1]。邓小平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创办契机与出发点应当立足于社会主义要求,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以此保障教育質量,最终实现教育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动教育质量的目的。我国教育部以此为根基展开了对我国发展现状的调查,并结合这些资源条件对我国教育系统进行了创新与补充,在这之后我国的研究生制度才渐渐有了当前模式的雏形。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度是很多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这一问题来自于我国上个世纪饱受的磨难。为了推动国家经济建设,赶超西方强国,不论是哪一届国家领导都对高等教育予以着无条件支持。我国高校研究生制度的呈现体现着国家、社会的高度支持[2]。地方政府以国家规划为基石,完善着各自的教育体系,这为规范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来说予以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
2.研究生整体情况。有资料显示,我国研究生制度从1998年开始逐渐成熟,随后到了2002年研究生数量得到了快速增长,每年增长率可达30%左右。至2004年国内已经有了30万的研究生,而我国在1998年时仅仅只有6万人不到。我国于2009年开始了研究生扩招,正因如此国内研究生数量得到了飞跃的增长,来到了180万人。截止到2016年末国内研究生数量已经逼近了300万之多[3]。如此庞大的研究生数量,既为国家的科研发展提供了大量有生力量,同时也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难度。我国传统管理模式与思路并不能满足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要求。过去我国每个研究生导师通常只需要负责与指导3名研究生,而当前很多研究生导师甚至需要同时辅导多达10多名研究生。原本的精英教育制度如今开始朝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该现象影响了研究生教育效率与研究生教育质量。
三、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
1.结构不平衡。从发达国家教育经验不难得出,研究生教育质量、教学效率实际上和国家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很多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工作都比较重视全面性特性,将注意力放在了职业、学科方面教育,这与研究生今后的就业需求相契合。而国内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重点虽然放在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却并没有予以学科领域足够的重视。此外对专业人才招生引导的忽视,同样也限制了国内高校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国内近几年的扩招让我国研究生数量变得非常庞大,这使我国研究生的组织结构变得越发的复杂,可是很多高校都没有意识到这一要素。这所带来的影响便是研究生教育的作用得不到体现。虽然研究生的身份、学位都是硕士,但是其接受到的教育却并没有体现精英化、高等化。当前国内研究生教育没有重视技能教育,仅仅将重心放在了学生知识教育[4]。该现象对高等教育的价值转化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以笔者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必须同时兼顾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科研成果与其他学科的思想渗透。一些高校研究生的论文仅仅是追求形式,忽视了重要观点的体现,该现象导致很多高校研究生实际上并不具备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该问题影响了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招生思路单一。国内所用的中考、高考以及硕士研究生考试是统一的模式,都是闭卷形式。可事实上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实际上并不相同。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高等尖端教育,而不是大众教育与普及教育。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创新人才、创造人才的培养,应将目光与眼光放在可持续发展以及专业人才的培育。虽然闭卷考试有着公平公正的特点,不过闭卷考试的缺陷也非常突出,即考试形式单调,该问题导致研究生能力相对单一。闭卷考试仅仅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分析能力,没有能够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所培养出的研究生往往无法适应社会创新化要求。全面发展型研究生才是我国迫切需求的人才类型。
3.管理制度不合理。当前国内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便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该因素直接影响了研究生教育水平,是我国想要提升与改进研究生教育质量需要首先克服的问题。国内研究生管理制度的推进过于重视升学考试,没有关注研究生培养过程以及学生最后对研究方向、研究技术的使用能力,研究生无法达到预期教育要求。此外,很多高校过度关注研究生学位论文,没有重视研究生课程指导,很多研究生仅仅有着扎实且丰富的研究素养和研究理论,学生的论文水平与实践能力存在严重问题。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所以研究生教育应当契合与关注研究生今后的就业和成长方向。可是很多高校并没有注意到该问题,予以研究生就业足够重视。该现象使得研究生管理质量得不到有效反馈,无法对当前阶段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予以完善和创新。 四、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调整对策
1.明确教育目标。为提高研究生管理质量,首先要做的便是根据研究生教育需求配备相应的设施与设备,从而保障研究生可以得到良好教育。因研究生思想成熟、能力稳定,因此研究生安排可以保持自主與随意的特性。研究方向与研究目标不仅要有学校方面的参与,学生同样也需要加入其中。在学校与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保障研究方向能够契合实际。该过程同时可以发挥激励性作用。在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中,研究生应当具备表达能力,只有当研究生能够参与活动之中,研究意见和研究看法得到了反馈,才能够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培养有效性。学校应当同时重视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工作定位。根据研究生教育现状展开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合理安排研究任务、研究进度,合理分工就业、日常教育、思想教育、招生计划。
2.优化管理思路。招生作为研究生入门的第一道门槛,必须予以高度关注。高校可以在传统考试基础上增加分段考试模式。如增加能力复试、基础知识考试。其中能力复试主要用于检验学生专业素质、专业知识、逻辑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吸引潜力更加突出的优秀人才,确切的保障研究生整体质量、整体水平。高校导师与管理人员应根据研究生成长需要制定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实践计划。研究生导师除了要重视文化知识教学以外,同时也要做好学生专业方向的分析,注重学生学术能力素养的培育。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科研活动,予以技术、资金方面的支持。由研究生自行申报课题开展学术活动。对于当前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应成立专家讲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结语
研究生教育工作是为社会输送与培养顶级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与学术素质的全面培养。当前国内的高校扩招使得国内高校研究生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一问题使得很多地区的高校都出现了研究生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可谓是研究生管理的一次重大挑战。调整研究生管理方向、过程、目标不仅可以改善研究生培育质量,同时这也是对我国教育系统的一次创新,能够为我国教育系统带来新的曙光、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季国平.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8,(11):7-11.
[2]田贤鹏.解构与重构:高校研究生教育制度变革40年回顾[J].现代教育管理,2018,(11):26-32.
[3]陈玥竹.产学研合作下的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探析[J].文学教育(下),2018,(11):110-111.
[4]罗雪婷,贾强,吴金雨.刍议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J].新西部,2018,(30):145,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0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