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语用身份建构及语言特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创新,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要想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可持續发展,高校必须充分重视英语口语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在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与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锻炼学生听、说能力的练习,导致学生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较差,在进行对话时不敢建构其他身份,只是应用学生身份进行沟通和交流。文章基于语用身份视角,分析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开放式角色扮演,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建构自己交际者的特定身份。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语用身份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9-0092-02
分析语用学在外语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能够看出,学生在习得词汇与句式、语法学习基础上难以有效实现顺利沟通,主要原因在于语境等众多语用因素在口语输出中极为重要。在英语口语交际过程中,双方应当顾及对方感受。在特定的语句中交际语境并不是不变的,交流双方可以在交谈过程中创设语境。在此过程中,身份是语境创设中的重要概念,语言有助于建立维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口语教学中的语用身份建构。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对话练习是一项极有效的操练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无论是在多元的话题下,还是在多元的交流对象面前,大部分学生仍然倾向于使用学生的身份,不敢建构其他身份,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也有一定的限制,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较差,所以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语用学视角下建构主义观念,并且以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对话式教学为素材,通过开放式角色扮演探究学生如何在现实对话中构建语用身份,以及如何选用特定的话题,建构作为交际者的特定身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在英语对话过程中突破自身角色的限制,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语用身份理论概述
语用学的基本观点是:谈话就是在做身份工作。这一概念明确了身份的四种类别:主要身份、交互身份、个人身份、关系身份。结合话语分析,我们能够看出语用身份与社会身份有所不同,语用身份是社会身份在语言交际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者是身份虚构。由此可以看出交际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使用的动态身份,主要强调社会身份语言交际语境中的动态建构过程,为了进一步实现交际的目的,交际者的语用身份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
二、分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语用身份的理解及语言特征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听力理解方面的辨识并没有较大的障碍,但是有的学生认为行业相关词汇最为重要。学生口语能力较为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词汇与听力材料的主题以及提供的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交谈租公寓的对话时会出现“furnished flat”、“the rent”等相关字眼,学生会产生顺应反应,所以会与交谈者的身份挂钩。有的学生认为语境是极为重要的,由于关联理论中语境并不是客观或者是静态的,而是与心理认知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可以进行交际的动态实体。言语交际的语境是在交际过程中建构的,例如租公寓的交际案例“What I'm expecting is a flat not far from the university.”在此案例中,学生很容易将大学与公寓关联,所以会创设出学生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的交际语境,会将自己的身份建构为大学生身份。有的学生认为礼貌用语以及语气词极为重要,但是语气词的使用比例较小,主要是服务行业的用语,例如在服务行业的对话,第一句通常是“What can I do for you?”使用礼貌性语句,例如:“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Would you like.../Thank you for calling sir.”由于学生频繁地使用please,体现出较强的礼貌性,但是由于礼貌性较强,所以社会距离也会较远。
进行开放式角色扮演的话题可以是“A hotel guest calls to a hotel receptionist to make a complaint that the fridge doesn't work.”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交流,通过教师创设的语境有助于学生增强言表达能力,例如:“I am in room 203./I want to freeze the meat.”但是也有的学生在口语输出过程中并未有效把握好身份,极为倾向于使用学生的真实身份,与学生的理想状态下的语用身份存在差距。例如,如果学生是一名接待员,可能会出现一些服务行业中很少使用的句子“Please forgive me.”礼貌是语言交际中的重要表现,可以以礼貌称呼语进行交际,但是在英语表达过程中与现实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例如母亲喊孩子去做一件事情,一开始母亲会喊孩子“乖”,第二遍便会喊乳名,第三遍便会叫孩子的大名,因为母亲对于孩子的不行动产生了不满。所以在开放式角色扮演过程中,如果直接称呼职业名称,不仅不礼貌,也会使彼此的社会距离拉大。从学生对话的语角度我们能够看出有的学生能够掌握语用建构方法,但是语用频率较低,组织方式存在错误,过于倾向将所说的话一次性说完,也就是说在交流过程中双方会各自阐述各自的观点,阐述完后会话便结束,但是顺利的英语交际应当确保一定数量的语用转换。
三、语用迁移与身份建构
语用迁移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教育学界尽力探究如何避免语用迁移现象,但是仍然不尽如人意,所以学生应当正确认识到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现象,能够有针对性地建构个人与文化身份。相关调查显示,在跨语境文化交流过程中,无论是英语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考虑过跨文化交际中的身份建构。大部分学生认为跨文化交际中应当带有特定的文化特征语言进行交流,所以这也表明学生不排斥语用负迁移现象。在语言使用中能够随时展示建构说话者身份,能够有效地叙述并建构个人文化身份。也有的学生认为语用迁移能够有效传播我国文化,能够促进更加平等的跨文化交际。应用目的与交际并不代表着说话者要在身份上转变为目的语的本族语言,或者是有意无意地牺牲个人文化身份,在英语交际过程中应当采用文化平等的观念以及语言平等观,可以有意识地选择带有文化特征的语用规则,也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交际策略,在英语文化交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传播文化传统,从而建构独特的民族文化身份。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在开展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扭转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身份构建能力。相关探究表明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辨别身份,但是学生在英语口语输出过程中较为倾向学生身份而难以准确建构语用身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融入显性语用教学,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交际主题与内容,鼓励学生进行随心所欲的表达,切实摆脱口语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可以模拟自然情景,引导学生先听后说,使学生习得语境创设,能够建构身份,逐步增强语用技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听到的会话中谈判双方的使用语言特征,通过刻意或随意练习等众多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语境敏感度以及组织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交流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意识,逐步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舟涛.英语项目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8,(2):70-71.
[2]陈威.关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身份的构建以及语言策略[J].科技信息,2016,(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