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时代高职学生的诚信观具有矛盾性、功利性、眼前性和被动性的特点,加强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发挥教育导引力、内在驱动力、环境影响力和外部助推力等多维合力的作用,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誠信教育体系。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254-02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更是高职学生道德水准的根本标尺。国人的诚信状况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社会的和谐稳定、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的诚信现状
前段时间,本课题团队走访了广东、江西、湖南、吉林、江苏部分高职院校的500名学生,对“95”后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问题”做了专题调研。结果发现高职学生诚信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予以充分肯定,充满必胜信心,几乎100%的学生已经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有90%以上的学生有志于加强自身的诚信修养。但是,部分高职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忽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在学习诚信上,有考试作弊动机的学生占85%,有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占24%,依靠网络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占90%。在交往诚信上,主张“讲诚信只是相当于亲朋好友而言,与陌生人无关的”占9%,主张“只有在被监督的情况下才讲诚信”的学生占12%。在经济诚信上,通过伪造数据,开具假证明获取助学贷款、社会援助的占8%;没有如期归还信用卡或助学贷款的占15%,故意拖欠学费的占3%。在求职诚信上,个人简历和求职信存在虚假成分的占68%,与就业单位违约的占3%。在网络诚信上,有的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随意性、开放性、及时性等特性,在虚拟世界里撒谎、转发不良信息等行为也时有发生。因此,新时代高职学生诚信问题的实然状态与应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二、新时代高职学生的诚信特点
分析上述诚信问题,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公开性,过去的高职学生做出非诚信行为时,往往表现为内心忐忑和隐蔽,事后也会深感不安与内疚;现在的某些高职学生作业公开剽窃,考试等待着舞弊机会,具有明显的公开性。二是矛盾性,几乎所有的高职学生都认识到诚信的必要与价值,但在学习生活中很难一以贯之,存在认识与实践的矛盾。三是功利性,只要能获得经济援助,能增加求职筹码,则千方百计在自己脸上“贴金”,甚至做出某些有悖诚信原则的事情。四是眼前性,只要能为自己的学习和考试省时间、省精力,不求水平“过得硬”,只求成绩“过得去”,而做出了诚信冒险的行为。五是被动性,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的诚信只是相当于亲朋好友和严格监督下才讲究的诚信,具有鲜明的被动性。
如果高职学生的诚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不利于其个人成长成才,甚至带来人格扭曲;不利于人际交往,可能产生人际孤立;不利于家庭团结,可能产生家庭冲突;走向社会以后,诚信缺失必将引发“负面示范”效应,甚至污染社会环境,扰乱经济社会秩序,影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影响社会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诚信制度的建立与法制化,凡属诚信严重缺失的学生将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寸步难行。因此,进入新时代,随着“00后”高职学生进入高校,加强他们的诚信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新时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面对部分高职学生诚信脆弱的现实,仅仅依靠几次诚信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外在力量的灌输与影响,增强个体的感悟和认同,进而实现受众思想的转变、能力的强化和习惯的养成,最终实现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化过程。这一内化过程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诚信意识养成教育、诚信能力强化教育、诚信行为实践教育。因此,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需要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发挥教育导引力、内在驱动力、环境影响力和外部助推力等多维合力作用,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诚信教育体系,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诚信认知能力和诚信执行能力。
1.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导引力。(1)思政课程导引。思政课程是加强诚信教育的主渠道,是高职学生领会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窗口”。通过微课、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网络优势,创新思政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导引高职学生学习、理解和体验诚信观的重心与关键所在。(2)课程思政导引。在有效发挥思政课程导引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导引作用,即在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公选课、其他公共基础课等课程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有机渗透诚信教育的元素,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引。换言之,根据专业需求、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采用案例式、讨论式、专题式等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和网络教育等载体,巧妙地、有针对性地设计诚信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将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功能与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的隐性教育功能有机统一,形成全教师、全课程的诚信教育体系,将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工作落实到高职教育全过程。(3)校园文化导引。建设具有“实”、“精”、“活”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隐形导引功能,开展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有益于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文化氛围,有效塑造高职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4)诚信榜样导引。结合高职学生的接受习惯、接受兴趣、接受程度,运用校园媒体、网络媒体对典型人物、典型集体、典型事件与典型经验进行挖掘、宣传与推介,发挥媒体的正面导向和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2.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内驱力。诚信习惯的养成最终还是靠学生自身,如果从需求和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诚信内驱动力,则能收到更加显著的教育效果。(1)需求动力。建立以高职学生发展需要为核心的内驱机制,特别要建立他们的愿景驱动机制、激励驱动机制,让其更加切身体会与深刻认识到诚信问题对其成长成才的重大意义与现实需要。(2)兴趣动力。采用微电影、动画、漫画、演讲、辩论、诗歌、散文等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让高职学生对诚信内容给予优先接受与认同,从兴趣入手增强他们的内化动力。 3.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力。(1)制度环境影响。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实际,制定一系列权威性高、约束力强、便于操作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制定诚信规则,建立诚信档案,尤其在助学贷款、奖学金评定、推优入党等重大项目评定上,凡是存在诚信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凡是严重失信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建议记入毕业生档案,对其今后的就业与发展起到警示作用。(2)网络环境影响。2018年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学生网民占比达到50%左右。网络是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教育者必须拥有强烈的“阵地”意识,主动用好网络双刃剑,优化网络传媒环境,教育和防止高职学生的网上非诚信行为。(3)社会环境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尽量使高职学生接触到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观内容,减少学校周围不良环境对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消极影响。
通过各种环境因素的不斷优化,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尽量抑制负面影响,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4.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助推力。(1)组织助推力。高校党委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科学研究,并给予人、财、物的大力支持,是推动高职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因素。(2)评价助推力。赞赏、肯定与鼓励的外部评价会进一步强化主体对诚信观的积极认同与践行;相反,则会修正、改变已经形成的诚信观认识,产生不良的价值观认同。构建科学、全面、有效的诚信观学习践行评价体系,开展诚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推动高职学生诚信观的积极认同与践行。(3)实践助推力。校内外实践是高职学生体验和感悟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与助推力。一要合理规划社会实践内容,完善社会服务管理,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二是建立网上虚拟实践基地,将实践基地的实景与网络虚拟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出一系列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交互性强的教学软件挂在校园网上,让每一名高职学生都有平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三是将社会实践与课程考核结合起来,推动学生衷心认同、用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翔,薛刚.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沈志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论:引领社会文明前行的精神指南[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