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重要性就不用赘述了,难则是因为阅读效率、质量、过程、结果、能力等方面不容易控制和检测。对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进行了一些理论与实践方向的思考,希望能为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有所启示。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大家可能都认同阅读教学是重要的,因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远不能满足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需求,所以需要用阅读来实现语文的进阶和突破。但对于阅读是个难点,有些教师可能会不以为然。认为阅读很简单嘛,就是给学生推荐文章、书籍,让他们去读,顺便教一些方法就可以了”其实,这些教师可能没有考虑到阅读行为是学生内在的思维和学习活动,他捧着书看,但读进去了吗?他是否在用合理的方法在读?他是否得到了预期的收获?……这些,都在学生脑子里,我们只能看到表象。而且阅读成效一般也没有太好的检测手段,我们可以问学生读了多少页,可以问他们能否复述内容、提炼主题,但他们的思维能力、解读能力、精神思想等是否得到了建设呢?这就不容易把握。这,就是阅读教学的“难”。
一、关于阅读环境的思考
关于阅读环境,可以把之分为兩个部分,一个是硬环境,一个是软环境。
硬环境是指外部环境。比如整洁安静的教室或书房或者与阅读相匹配的装饰等等。有些教师(特别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阅读环境的问题。以为只要按着孩子读书就可以了,其实这有个很简单的例子可以证误:如果我们带领学生在阅读毛泽东的《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正在此时,窗外突然传来了广场舞的音乐,“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你想,这时候教室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一定会跳出阅读情绪,哄堂大笑!所以,要让学生有效阅读,第一是要一个适宜的环境。
软环境是指阅读心理——上面所说的“安静”其实也是阅读心理的一种需求。当然,阅读心理环境还有很多。比如愉悦的情绪——有些家长或教师,看到孩子没有读,开口就训斥,“赶紧读,磨蹭什么!”学生赶紧埋头看书,你认为,他能看进去吗?所以,在组织阅读时,一定不是“牛不喝水强按头”,而是通过一些牵引、疏导,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读。
二、关于阅读兴趣的思考
关于阅读兴趣调动的重要性已经是共识了。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兴趣调动是有所偏失的。认为既然是调动兴趣,那么首先是愉快的心情(前面已经提到了),然后就是活跃的形式,比如采用阅读比赛、知识交流、辩论等等阅读相关的互动活动。这些方法当然对阅读兴趣的激发有积极作用,是值得提倡的。但大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兴趣的产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需求”。需求,才是所有学习活动自觉的根本驱动。阅读教学没有满足或适应学生需求,形态再活跃,也是没有用的。
我们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书籍,但是,这些书籍是学生需要的吗?我们并没有考虑,我们所考虑的是,读这些书,对将来中考是有用的,对学生精神思想建设是有用的,但,学生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旗谱》之类的经典书籍有多大的需求呢?时代已经变了,这些读本虽然经典,但并不是学生“需要”的。那他们就不可能读得进去。读不进去,就没有收获。所以,在向学生推荐阅读对象时,应尽可能尊重学生个性,允许他们在健康有益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喜欢的书籍、文章去读。比如,《哈里·波特》系列或《三体》等等。这样,他们才有兴趣主动去读。
三、关于阅读指导的思考
我们让学生阅读,除了让他们增加知识积累、学会解读之外,其实更多是为了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比如思维品质、精神品质、审美品质等——而这些品质的形成是需要由学生自我构建的,通过灌输是没有作用的。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精神主旨是……”,但不能说,“你们应该会发现美”——素养是“教”不出来的。所以,阅读的教学,我们应该“偷”些懒,能不说的不说,能少说的少说,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我构建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这样的阅读,才会对他们的素养建设发挥作用。那么,我们的阅读指导主要是做什么呢?主要是服务和辅助。
比如,让学生读《剃头匠》这篇文章,教师没必要一上来就带领学生分析思想主旨或是写作技法什么的。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那么教师需要做什么呢?现在的初中生,谁还见过“剃头匠”?把“剃头挑子一头热”这个歇后语摆到面前,他们完全不知所以然。他们看到的是满大街的“美发厅”,连“理发店”这种招牌都很少见了,就别说挑着担子的剃头匠或开个小门面的剃头铺子了。所以,我们的任务是,把这些学生没有见识的资料整理出来(最好是有图片和视频),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就能读懂文章了。
以上,是基于经验和学生语文素养需求,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点思考。主要的观点是,阅读的教学应该把握好环境构建、阅读心理以及阅读价值目标,要适应学生和阅读的本质。
参考文献:
[1]莫万寿.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J].魅力中国,2010(10):145.
[2]尤向会.初中语文阅读能力有效培养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13(12):125.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19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