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学生的基础能力之一,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需要有阅读策略的指导,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读物特点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设计整合。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有效衔接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重视阅读整本书的同时,可将整本书阅读教学与课本教学相融合,让学生轻松过渡,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知识建构;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课外阅读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万字,中学课外阅读总量260万字,这是保底的课外阅读量,必须达到。因为,阅读是教育的核心。阅读理解力不仅是语文的核心能力,而且左右着各科的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放在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使之成为实施新课标的首要任务。崔峦先生在“2018年春季儿童阅读课程推进大会”上曾言:一个人要想精神强大,除了学好教材,还要大量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由此可见,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任重而又道远。因中小学教材编写差异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衔接的不足以及学生在学习衔接中的不足等原因,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衔接非常重要,本文试以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来谈。
一、读整本书,不仅仅是读书
(一)整本书阅读衔接,要着眼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笔者认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有三层内涵:一是“整”字。“整”是“整本书”“完整”“整体”的意思,不仅是完整的一本书目,而且也包含着对整本书内容的整体了解,以及对整本书脉络的把握。二是“阅读”。从阅读方式来分,可以浏览,可以略读,可以精读,可以泛读。从阅读内容来分,可以是课外书目阅读,可以是课内篇目阅读。从阅读对象来分,可以是文学作品、科学论著等。三是“教学”。既然整本书阅读纳入了教材之中,那就是说,整本书阅读也需要像单篇阅读一样教学,需要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在学生的年龄特点、閱读能力的基础上,依据文本特点选择阅读策略,从文本的语言特点中感受阅读的魅力等。与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的阅读情境更真实,内容更丰富,对阅读策略的综合性、思维的多元性要求更高,它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载体。
(二)整本书阅读衔接,要立足于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知识是积极建构的,不是从环境中被动接受的。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建构、生成。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将对阅读的理性思考转化为感性经验,在转化中实现阅读知识的建构。
在初中,每学期必读书目两本(以部编教材为例),七上必读书目两本,其中《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00回1000页左右,七下,其中《海底两万里》(商务印书馆)400多页,《骆驼祥子》(商务印书馆)200多页。学科增多,学科难度增大,如何在如此紧张的时间里读这些书?挤时间。如果小学的学生把初中部分的阅读书目(可以是青少年版本而非原著)作为最基本的阅读内容之一,岂不既增加了阅读量,又减轻了初中阅读压力。所以,自主阅读能力应早培养,在小学就要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那时时间较宽松,阅读方式不受过多限制,学生会更乐意接受。对书目的深浅阅读感受、不同学段的阅读感受,对阅读知识的积极建构也有利。
二、读整本书,需要侧重阅读策略指导
读整本书,不仅需要学生自主地阅读,也需要教师侧重阅读策略的指导。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可以尝试如下操作:
首先,统一书目版本。书本底部写上学号姓名。如商务印书馆蓝色硬皮装《骆驼祥子》。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教师收交名著并进行批阅,以及读后的有效交流。
其次,统一阅读进度。如七年级每天约读10页,约一个章节,三四五六年级可以适量减少。统一进度,不仅可以让学生保证每天阅读,养成阅读习惯,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内容等有适度弹性的调整。
再次,批注点评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部分可以由浅入深分多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圈画出时间、地点、人名、事件、好词、好句、好段。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有大量名字,且名字较长,学生记起来容易混淆,这时候举手之劳圈画出人名是很有必要的,这也为建立人物关系图有了初步感受。第二层:圈画出人物的品质(如果有人物的话)等关键信息。如人物品质的概括分为两种:一是作者在文中有词语形容。二是文中没有词语形容,需要概括出来。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形容了邓稼先的一生。他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文段中有的词语,而又能从“获得博士学位”看出邓稼先学识渊博,又能从“立即乘船回国”看出邓稼先是一位心怀祖国,报效祖国的科学家。这也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第三层:从修辞角度、人物描写角度、句式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甚至是中学生需要精读的一个层次。学生在阅读批注中,会更有阅读个性与见解。除以上层次之外,也可以在有感触的地方随笔谈谈。
最后,概括整本书内容。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是很重要的,读完整本书,能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加深学生对整本书的印象,这也是把书读薄的过程。同样,除了概括整本书的内容外,还可以分章节地概括内容。
三、读整本书,教师要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 计者
上文已经谈到,整本书阅读既然放在教材之内,就要求教师要对整本书阅读重视,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以单篇阅读为主的传统阅读教学,教师的角色主要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整本书阅读目前尚无现成的教材、教法和评价体系等,整本书阅读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及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的引导。仅仅依靠学生自发地阅读,未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角色的定位,以及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视,是有效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小学整本书阅读衔接不妨将整本书阅读教学与课本教学相融合。《海伦·凯勒》(苏教版五下)学习后,学生深受海伦·凯勒勤奋刻苦、不畏困难等形象感染,教师不妨借机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同样,在学习《三打白骨精》(苏教 版六下)后,文中有不少对村姑、老婆婆、老公公的描写,教师不妨借机出示《西游记》原著中的相关片段,从而让学生对比阅读,感受课文与原著的不同,感兴趣的同学也会尝试阅读《西游记》。通过《装满昆虫的口袋》(苏教版五上)的学习,学生可能也会喜欢融人文性与科学性为一体的《昆虫记》的阅读。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必读书目之一是《红星照耀中国》,开展的阅读活动可以是写新闻稿,这衔接了教材中的“活动·探究”——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专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的新闻知识以及名著阅读的内容,尝试进行新闻稿件写作。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之一是《傅雷家书》,开展阅读活动可以衔接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专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演讲的相关知识,写演讲稿,如《读〈傅雷家书〉我想到了……》,并演讲出来。除了结合教材中的“活动·探究”之外,也可以结合写作、口语交际等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读讲结合。
在中小学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要将名著阅读与课内教材学习分裂开来,将两者当作完全不同领域的内容,二者的结合,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二是增进了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的广度深度。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衔接,既要授学生以鱼,也要授学生以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轻松过渡小初衔接,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任明满.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实施探讨[J].语文建设,2018(6).
附 注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学情视角下小学阅读教学内容“知识建构”的研究。课题编号:Sjh【210】)研究成果。
(编辑:龙贤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