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者开始逐渐在课堂上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通过这种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增强学习兴趣,最后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提升学习效率。但也有不少的小学数学教师并不能灵活运用这种创新性的教学策略,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并归纳了几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并提出了见解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策略
  数学学科的学习不同于其他的文科类学科,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不断地思考,需要理性思维的支持。这种理性思维不会在教师的不断传授知识中产生,而是通过学生在遇到问题产生的一次次认知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让学生获得解决問题后的喜悦,提升了自信,也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做到有效交流,活跃课堂氛围,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便成了这种教学策略的关键所在。提出的问题过于枯燥乏味,让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无法将自身带入到问题中便无法进行独立思考;问题过于注重生活性抛弃原本教学目的,会让本就处于注意力不集中阶段的小学生变得过于活跃,无法控制,也就失去了有效教学的初衷。所以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 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小学教育面对的受教育者由于其脑发育还不完善,逻辑思维能力不够成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枯燥无味的理论与问题中。学生更注重于有趣味性、新鲜的事物。这就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总结学生的兴趣所在,将问题情境联系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件或是有趣的现象,从这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出发,导出教学问题。在这种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乘加乘减》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对于童话故事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创设一个小动物们举行运动会的情景,让不同组的学生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角色,让学生感觉是自己参加了运动会。首先在赛前只有当小动物通过计算才能获得参赛资格,然后在比赛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计算题只有算出结果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比赛,最后让学生根据一次次比赛的结果计算出获得的总分排出排名。在这样的竞技比赛的模式下,能最好地激发学生解决计算题的热情,提升了学习的热情。在活动的层层递进下让学生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有效地让学生消化了开始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了问题。
  二、 创设可操作的问题情境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总会感觉自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以教师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没有课堂的参与感,遇到了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稍有困难就停止思考,等待老师的解答;老师的讲解是否有误也不能及时地反思,对于不懂的地方得过且过。而在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自己提出问题,有质疑精神。创设有操作性的问题情境就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切实体会到问题所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时候,我们可以创设这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甲、乙两杯纯净水,甲杯中水有50克,再加入5克糖;乙杯中水有100克,再加入8克糖,问加糖后的甲、乙两杯糖水哪杯更甜?如果是传统的教学策略,有些有经验的教师会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接下来学生就要根据开始学习的百分数知识进行计算,而这种枯燥的计算会使刚学习百分数的学生无法灵活运用还不是很理解的理论知识,如果无法解出问题还可能会使学生有抵触心理。我们可以采用实际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拿出真实的杯子、水和糖,提出问题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再让学生自己品尝哪杯水更甜,最后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结合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计算后的结果印证实际操作后的结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在实际操作后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糖多的糖水相比较之下不甜呢?最重要的是在学生亲身感受到了实际结果后,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的结果明白其中的原理所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能切实解决问题的喜悦。
  三、 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
  在数学这样一门学科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问题的结果只有一个,但通向最终结果的解决方法却可能有很多种。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解法并不是单一的,问题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多,综合性强,解法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变性。教师提出的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综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积极地思考不同的解法,让学习目标并不局限于得出结果,而是如何得出多种的解题思路,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估算》这一课时,可以创设这种问题情境:老师想喝茶,于是想去商店中购买一些茶具。商店中有以下的商品,它们的价格如下:电水壶38元,茶壶27元,六个小杯子18元,茶叶13元。如果老师只带了一百块钱去购买这些商品,你们能最快地估算出老师带的钱够吗?于是学生就能积极地帮助老师计算问题,在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能得出多种方法得出问题的答案。
  总之,教学活动要在一定的氛围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自己真心喜欢学习数学,教师才能在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所在的情况下创设出丰富多彩的、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金如.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258.
  [2]李晋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14):98.
  [3]杨召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J].好家长,2018(56).
  作者简介:毛艳,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沭阳县扎下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