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是通过文字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形成个人思维意识的一种方式。阅读是充满主动性和目的性,吸收前人思维所得或进行鉴赏的一个过程。阅读理解是学习文章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语文课上主要的学习方式。读诗词歌赋,读文学名著都需要阅读并且理解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带领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阅读理解;初中语文:教学探究
  学好语文课,离不开阅读课本。阅读理解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策略。阅读文字是一项技能,通过训练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考试中,阅读理解题是分数最多的,可见阅读理解在语文中占领的位置有多重要。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在与人交往中可以事半功倍,能快速理解他人的意思并做出反馈,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成长。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同时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从中吸取到知识。课外阅读的内容多姿多彩,但要有相对的选择性。如何引导课外阅读,成为促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前提,
  一、广泛开展阅读。提高语言运用素养
  阅读靠的是积累,广泛大量的阅读是最好也最有效的方法。广泛阅读能增强语感、丰富文化底蕴,也能积累素材并建立知识储备的仓库,同时认识客观世界,感悟生活。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学作品,每天保证一定量的阅读或制定合理的阅读时间,每天充实自己并培养读书兴趣。教师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文学和有兴趣的读物,积累学生自身的文学知识。让学生开拓眼界、活跃思维,接受新鲜事物从多个角度出发看问题。课上背诵经典选段,通过让学生反复去阅读、默读、抄写等方式加深记忆,领略段落意思和文章的主旨要义。
  例如:八年级上册中鲁迅先生写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讲述的是鲁迅小时候和阿长妈妈在一起的故事,它真实的表现出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也无不充满着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朱自清的《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时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阅读《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感受叶先生在文字之外的日常生活,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不仅有着一以贯之、宽厚待人的生活态度,也有严于律己的规矩,这才是正心修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注重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发展素养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同学小组探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就之前阅读的文章抛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在文章中找答案,互相讨论探究作者的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把文章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或唱或跳或排练一个小短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加深印象,提高思维发展素养。学生体会到了探究式阅读课学习的乐趣,能增强学习欲望。让学生多渠道地搜集资料、总结学习方法,并用到实际的学习之中,使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他们也会试着把喜欢的课文编成儿歌,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也让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间接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讲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时建议学生根据第一视角,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谈论在太空中的状态,和物理课知识相连接,起到知识的融合迁移作用;讲《一颗小桃树》可以让学生查阅桃树生长的相关资料,了解桃树和文中的桃树有哪些不同,锻炼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再回到课文去提炼事物蕴含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困境中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朗诵《爱莲说》时要学生体会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三、运用读写结合。提高审美创造素养
  阅读的作用是积累,为学生在后期进行作文创作时有大把的素材可以用。只有在阅读中不断积累,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教师要建议学生擅于把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优美的句子、漂亮的修辞记录下来。阅读不同风格的作品并勤于思考,尽量运用在写作当中。
  例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充分调用听、视、触、嗅、味多种器官去感受春花、春风、春雨的美好,发挥想象力进入到文章的意境当中,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感知力。又如《藤野先生》里描绘体验友谊的纯真之情,在阅读中能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增强发现美的能力。阅读也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发展,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结语
  本文通过广泛开展阅读,提高语言运用素养;注重自主探究,提高思维发展素养;运用读写结合,提高审美创造素养这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初中語文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阅读引导工作,让学生积极探索发现阅读的益处,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1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