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昆虫记》为例,浅谈PQ4R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名著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题,被动读书、功利读书成为中学生名著阅读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以《昆虫记》导读课为例,进行了实践和反思,探索PQ4R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实现激发阅读兴趣,给予阅读指导,培养阅读习惯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PQ4R法;名著阅读;运用实践;方法指导
   2017年新版部编教材提倡阅读教学要实现“1+X”,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作为教师,深知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2018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人均每天使用手机80.43分钟。未成年人的情况同样堪忧。校园内,学生爱手机多于爱读书,爱动漫超过爱名著。只是因为名著阅读被列为中考必考范围,名著才能稍稍入学生法眼。由此产生的恶果是,学生因考而读,因考而背,完全丧失了读书的真正乐趣。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展开名著阅读教学,我们开展了《初一年级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初一入校学生在阅读方面普遍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小学的阅读积累较少。在对我校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中,我们选取了10本小学生必读名著进行调查,平均阅读量是4.4本。第二,学生普遍缺乏阅读兴趣。仅有17.2%的学生非常喜欢阅读,26.2%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选择看课外书。而如果对阅读内容进行深究,漫画、网络小说等又占据了半壁江山。第三,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除了17.2%的学生能够进行有计划记性阅读,52.4%的学生偶尔计划阅读,29.7%的学生是无计划即兴阅读。有超过40%的学生在阅读时采用的方法是随便读、了解大意和只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讀。学生课外阅读的日渐式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家庭教育对孩子阅读习惯培养缺乏重视。我校学生家长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引导。同时,家长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对孩子的课余生活也缺少管理。学生的课余时间容易被手机、游戏机等电子设备影响、支配,孩子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
   视野狭窄、思维有限导致大部分学生完成课本要求的名著尚且十分困难,课标要求的九年累计“4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更是天方夜谭了。对于身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而言,名著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不得不苦苦寻找一条有效的名著教学之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手机、动漫转移到名著阅读中来。而这一条路唯一的起点,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从长远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并给予他们阅读方法的指导。
   PQ4R法,是由托马斯和罗宾逊提出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学习方法。PQ4R分别代表预习(Preview)、设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和复习(Review)。有研究表明,PQ4R法对稍大的儿童更为有效。PQ4R程序的进行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意义地组织信息、使用其他有效的策略,产生诸如疑问、精细加工、过一段时间后复习等。
   我们将PQ4R学习法引入名著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按照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来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实现由“1”向“X”拓展延伸的可能性。现以《昆虫记》导读课为例,探索PQ4R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昆虫记》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昆虫的世界。大家熟悉昆虫吗?
   生:(齐声)熟悉!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自信满满,那老师来考考大家。老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回答昆虫的名字。
   师展示PPT。
   一、常识导入,激发兴趣
   PPT展示:
   你认识吗?
   依次展示螳螂、蝉、萤火虫图片。
   生(依次回答):螳螂、蝉、萤火虫。
   师:同学们能够脱口而出它们的名字,可见它们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可是,你真的了解它们吗?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所不知道的昆虫。请大家一起来朗读。
   PPT展示:
   你了解吗?
  选文一
   然而事实上,雌螳螂甚至还有吃它丈夫的习性……在吃它的丈夫的时候,雌性的螳螂会咬住它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后,剩余下来的只是它丈夫的两片薄薄的翅膀而已……
   选自第四章《螳螂》
   师:楚楚动人的螳螂美女,竟然心狠手辣!
  选文二
   蝉的视觉非常锐利,它大大的复眼能观测到左右两边发生的事情,它的三只单眼好像望远镜,能观测到头上的空间。蝉只要看见我们走近,就会马上撒尿而飞。但如果我们站在它看不到的地方,我们说话、吹哨或是石块相击,它也不会有任何动作。
   ……炮手像在盛大节日狂欢时那样在两座炮里塞满火药……把炮放在我家门口的梧桐树下,在树上高歌的蝉没有看到树下发生的事情。
   选自第五章《蝉》
   师:呆萌的歌唱能手——蝉,原来是叫喊的聋子!
  选文三
   萤火虫不仅能够点亮身上的灯,而且还能自由地调节灯的亮度。当萤火虫身上的细管里面流入的空气量增加了,身体获得的氧气会更多一些,这样光亮度就会变得强一些;如果阻止空气流入体内,光亮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但是奇怪的是,雌萤火虫没有调控光亮的能力……
  选自第二十三章《萤火虫》
   师:可爱的萤火虫,竟然自带黑科技!原来,这些昆虫还有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奇妙的特性。刚才大家都说很熟悉这些昆虫,可是你们怎么没发现这些特性呢?
   生:因为昆虫太常见了,但我们都没有仔细观察过。    师:的确。能把这些特性真实、详细地记录下来,又用科学的语言表达出来,一定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有一个法国人,从小热爱昆虫,他花费了十几年的心血完成了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他就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
   二、作者简介,引入阅读
   PPT展示:你知道吗?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记》被译成60多种文字,被称为“昆虫的史诗”,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
   法布尔出身贫寒,经过刻苦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物理、博物学学士学位以及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和抒写。”
   師:同学们,在我们阅读名著的时候,知人论世是一种很重要的欣赏方法。了解了法布尔的相关信息之后,请你猜想《昆虫记》可能是一本怎样的书?
   生1:介绍昆虫,有很多与昆虫有关的知识。
   生2:可能文字优美,因为法布尔有“文学家一般的感受和抒写”。
   生3:可能会带给我们一些思考,比较有哲理。
   师:《昆虫记》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昆虫百科全书,它更是一本经典的文学著作,它兼具了科学性和文学性两个属性。因此,我们在研读这本名著的时候,也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现在让我们翻开书,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三、预览目录,提问激趣
   师:《昆虫记》有二十三章,我们短短的一节课该从何入手呢?
   生1:可以挑自己喜欢的章节开始读。
   生2:可以从目录或者序开始读。
   师:为什么?
   生2:之前读《西游记》,老师教过我们,先读目录可以了解这本书的大致内容。
   师:没错,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我们读书时先读目录,可以了解整本书的大致框架和内容,同时,目录也是作者写作思路的体现。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翻开《昆虫记》的目录,开启昆虫世界的第一道大门。
   PPT展示:
   你好奇吗?
   1.预览目录,哪个章节的题目最吸引你?为什么?
   2.把你感兴趣的章节和问题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生1: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二十章《聪明的电报学家》,我想知道谁是电报学家,它是怎么发电报的?
   生2:我最感兴趣的是第十一章《合唱队成员》,合唱队员们都是谁,它们唱了些什么?
   生3: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三章《装有“潜水艇”的石蚕》,我想知道潜水艇长什么样子?石蚕是怎么装下潜水艇的?
   生4:我想知道第七章,蜜蜂、猫和蚂蚁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写?
   师:《昆虫记》我们仅仅读了目录,就产生了这么多问题,看来它不仅有科学有文学,还很有趣呢!相信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去一探究竟了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昆虫记》吧!
   四、初读名著,感受风采
   PPT展示:
   阅读你最感兴趣的那一章,并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收获。
   生1:我读的是第十三章《蝗虫》,在我的记忆中,蝗虫是个臭名昭著的害虫,它啃食庄稼,让人们陷入饥荒。我很好奇法布尔先生为什么要描写这个人人憎恶的害虫。读完才发现,原来所谓的“害虫”,也是“益虫”,它是母鸡提高繁殖能力的食物。
   师:原来蝗虫也并非百害无一利。大自然中每个生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生2:我读的是第十五章《愚蠢而执着的松毛虫》。我以前觉得松毛虫十分恶心,但是读完这一章我才发现,松毛虫会为了给它的卵做温暖的外套而牺牲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毛。松毛虫妈妈也是非常伟大的。
   生3:我读了第二十三章《萤火虫的魅力》,我觉得萤火虫就是一个美丽又梦幻的精灵。萤火虫一生都发着光,它们永远为自己留一盏希望的灯。我们应该像萤火虫一样,做一个闪光的人,永远都不放弃希望。
   师:刚才几个同学分享了可爱的昆虫,那么法布尔都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昆虫的呢?
   生1:生活习性、外形特征。
   生2:还有饮食习惯、身体构造等。
   师:没错,作为一部科普著作,《昆虫记》有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法布尔通过细致地观察,向我们介绍昆虫的特点和不为人知的故事。有评论说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般文学家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
   师:除了解答疑问,《昆虫记》还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
   生1:感觉非常温馨。第一章法布尔说“荒石园是我的钟情宝地”,他把昆虫称之为“我的亲爱的小动物们”,可见作者非常喜欢荒石园,也热爱荒石园里的动物们。
   生2:法布尔的观察特别细致。
   生3: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特别生动形象。
   师:法布尔把自己对昆虫的深切热爱,自然地流露于笔端,形成优美生动的文字,《昆虫记》是一般科学家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有着让文学家拍案叫绝的形象和生动。因此《昆虫记》是一本兼具了科学性和文学性的著作,难怪一百多年来一直得到读者的喜爱。
   师:明确《昆虫记》的艺术特色:文艺化的笔调;拟人手法的运用;深厚的感情。
   五、布置任务,落实阅读
   你能坚持吗?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从文学和科学两个角度去学习这本名著,为了让我们的阅读更加扎实,我们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做好阅读笔记。
  《昆虫记》阅读笔记模板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章节,至少从三个方面,展示你最感兴趣的昆虫。可以用图文结合、表格等多种形式。    2.抄写两个你觉得最有趣、最生动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3.写一写你的收获和感悟。
   六、制订计划,完成阅读
   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读名著也是一样,要有计划地来进行阅读,你能坚持吗?
   PPT展示阅读任务:
   每天一章:每天至少阅读一章。
   每周一句:每天挑选一个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和背诵。
   每周一题:每周精选一个章节进行专题研究、形态、生活习性、特殊构造等。
   每月一展示:每周个人进行一次组内展示,每月小组进行一次班级展示。
   《昆虫记》教学实录不仅昭示了学生對于阅读的参与和思考,也显现了我自己对名著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任何篇目的名著教学,任何时段的名著教学,都必然规避不了三个原则:兴趣引领为先,方法指导贯穿,氛围营造推进。
   1.兴趣是阅读之基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说:“激发和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老师们使用新教材,要研究如何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这一条,语文素养的提升才不是空话。”阅读兴趣是打开学生阅读之门的钥匙,应该把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名著阅读教学的第一位。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是活动的设计,可以是组织的形式,也可以是教师本人的演绎。但我认为,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应该是对问题的设计。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我的激趣点就着重在几个问题上。我向学生连续发文“你认识吗?”“你知道吗?”“你了解吗?”“你好奇吗?”。这几个问题采用第二人称发问,能够触发学生的竞争心理,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这些问题就是一个个路标,由近及远,由浅而深,一步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带上名著的探索之路。兴趣是名著阅读的根基,为学生在心里种下一颗求知的种子,精心呵护养育才能开枝散叶。
   2.方法是阅读之脉
   光有兴趣,难以持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尤为重要。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将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具备了理解句子含义等基础阅读能力。初中阶段重在提高学生后三个层次的阅读能力。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引入PQ4R学习法,让学生在开始阅读名著时,不再是盲目扎进文字海洋,而是通过Preview(预览)对内容有整体的初步认识。在预览目录时,不由自主地对富有悬念的标题产生疑问Question(提问),进而产生解答疑问的阅读(Read)冲动。通过这样阅读习惯的培养,养成预览和提问的习惯,把阅读变成解疑的过程,化被动阅读为主动探究,不仅学生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阅读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2018年广东省学业考试大纲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还要能够欣赏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因此,对名著阅读的教学不能止步于了解内容,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考纲的要求渗透在平时的阅读积累中。同时这也是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所要能够达到的能力。因此,本节课在读书笔记(学生作品见附录)中做出明确要求:概括昆虫的特点,摘抄、赏析背诵优美的句子,谈谈收获和感悟。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不仅有所读,还要有所思、有所得。通过预习(Preview)、设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和复习(Review)六个完整的步骤,学生实现对名著的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名著阅读中的主脉,引领学生有条理、有计划、有深度地阅读。学生在与名著的对话中,思维迸发出绚烂的火花。
   3.氛围是阅读之翼
   新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同伴关系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催化剂。在小组合作阅读中,学生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依赖,因为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对学生个体学习形成一种推动力。本节课设计了三个部分的交流阅读:一是预览题目之后的疑问交流。对于大家都感到好奇的问题,同学们交流起来比较轻松愉快,为后面正式阅读的展开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二是“阅读你最感兴趣的那一章,并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收获。”这一环节,同学们各抒己见,“自己读+听别人读”,阅读由1变成了N。在聆听他人发言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激起更多好奇心。三是在后期的阅读中,定期展开组内交流和班级分享会,以小组任务驱动学生展开积极地阅读。通过阅读任务的达成,学生把抽象的阅读变成可见的成果,在班级内分享交流,既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又在班级中形成积极阅读的氛围。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的名著阅读添上一对希望之翼,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
   行路难!行路难!名著阅读教学之路还需要我们披荆斩棘,慢慢探索。而PQ4R法如何更深入地与名著阅读教学相融合也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7:394.
   [2][法]让·亨利·法布尔.昆虫记[M].彭慧群,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6.
   [3]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郝明义,朱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1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