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教材灵活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代中学生正处于人工智能时代,而信息技术是出发点。信息技术课程早已纳入中小教学任务中,对于当代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科目而未教学,学生信息技术起点不一;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更新不及时等矛盾。对于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们一线教师以各地信息技术教材的处理措施和策略作为借鉴,结合自身多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作为参考,借校教研、名师工作小组组员力量与智慧研修本地对于信息技术教材处理疑惑,供我们解燃眉之急。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信息素养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载体,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一方面,教材决定了教学的核心内容,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示范、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师生的双向行为从以教材为基点开始,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教材为交叉点进行贯穿与交融。
  一、信息技术发展不均衡
  以本地为例,县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专业教师,按照课程进行教学,农村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有课程表、有设备,但学校缺乏专业教师维护,一段时间后,机房设备正常使用率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基本成为了自习课,玩耍课。在县城部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讲解少部分内容,学生对于电脑不陌生,会基本的用键鼠等简单操作。对于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设置要兼顾这两种情况,对于现有清华版信息技术七年级教材教师要进行适当处理,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问题
  (一)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陈旧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材必须要保证新颖和有实用的价值。但当前我国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更新与调整不及时,导致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陈旧、重复,素材过时无趣,失去了原本信息技术的教育意义。
  以清华版七年级信息技术2012版第1单元第2课《在家买书——网上购物》,网上电商平台发展迅速,网购APP应用成熟好用,已成为各个网购达人的首选。对于网页版来说,操作简单,自学易会,教材中这样的教学内容可以尝试舍去。
  (二)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与学生不匹配问题
  学生信息素养认识不足,许多中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在现阶段不重要,或者说可以忽略不计,到大学要用时才学,或者工作后要用才学的想法,这是极其错误的思想。在没有系统的、全面的信息知识学习,从而不能全面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忽略了信息素养系统性与整体性的培养。而本地区小学阶段未开设或者开设后没有系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的背景下,由于本县暂时使用的是清华版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起至九年级一条龙教材体系。两者矛盾,但可以调和,那就是通过本地教师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对于教材有机取舍。如何做好利用好教材,并更好的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能力。
  那么,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我们依赖的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主线,那么七年级是小学与中学阶段的有效衔接环节。“就教育阶段而言,分为小学与初中两个阶段;就内容而言,主要是侧重于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在课程标准、所用教材、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与陈述上是否符合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认识发展;就形式而言,课程内容呈现出的知识体系是否遵循螺旋上升的理论基础。”通过查阅清华版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意图指导文件和认真研读清华版三年级至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参初稿。从教学实际出发,总结教学经验和方法,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课例尝试:以清华版教材为主线,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新增《文件管理》一课内容。通过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小组内重点集体备课。这是基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衔接。
  三、“用教材”,而不“教教材”
  (一)以章节知识点为切入,教材结构化处理
  教材内容的结构化处理,指教师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单元、章节、整册教材或学段教材为范围,示范或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条目分块、知识重组,并用可视化的形式整合成一个相对整体、系统的知识框架。这需要教师充分解读教材,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做到深入浅出,理解并归纳教材内在知识逻辑体系。结构化处理,是教材处理的最高境界,有赖于教师深厚的基本功以及高超的教材驾驭能力。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现行法律法规,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需充分考虑这点。近两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几个重要的文件和相关法律,为信息技术编写者或者教学一线教师都提供了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依据。其中一条包括:
  2017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我国需要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教材的指引。
  信息技术教材作为新时期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基础,不仅要关注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还要关注中国的国情,关注国家的发展,关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的哲学。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对学生今后是否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起着决定性作用。
  课例尝试:以清华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2012年版为例,我们将第一单元《你问我答——网上交流》和《“围脖”新传——网上发言》融合为一课时即《网上交流》。结合教材处理的结构化要求,我们将本单元作为网络生活单元,内容以《网络搜索》、《网上交流》、《网上翻译》和《网上学習》为主线,教学案例素材中添加部分现在新法规、新技术、新“玩法”。
  案例一:《网上交流》教材中主要以申请注册QQ、认识界面和简单的QQ好友管理应用几个方面。学生对于“QQ”这些应用不需要讲解,以伙伴协助方式学习就可以。那这节教学内容教师需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学片段:QQ即时通迅软件“小帮手”。
  QQ应用
  教师:如何解决,同学在家遇问题后,请教老师或者是同学?   学生学习尝试:(部分学生)两人互相分享屏幕。共享资源?
  学生操作演示:分享屏幕、白板演示(或者视频聊天)。
  学习QQ安全学堂(准备素材)
  教师演示:介绍用QQ传送文件的方法(拖拉方式传送文件)。要求学生发送离线文件功能给好友发送文件。要求学生尝试云存储于“微云”
  学生尝试:a.在QQ面板中添加应用管理中“微云”图标。
  b.练习传送文件,尝试多种传送文件方式。
  c.学生阅读“QQ安全学堂”素材文件,阅读完后存于微云里。
  (二)围绕本校、本地文化为特色,确定学习目标
  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优势和传统来运用或开发适合各自学校的课程。”由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特殊性,教材的中的素材于本地学生离得太远,或者教材中的素材已经过去很多年,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内容,如清华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瓷苑奇葩——相册保存为视频》一课,以青花瓷为素材。而结合我县特色文化,准备本地旅游景点为素材。宣传家乡,热爱家乡为主线,以教材中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制定符合本课学习目标,并将课题名称更改为《诗意龙潭——相册保存为视频》。从课题题目到素材都进行“本地化”处理,教学环节中融入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师提点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案例二:教学设计激趣引入环节
  教师:1.同学,当你外出游玩留影后,你们回来一般如何整理这些相片呢?
  学生:QQ相册、打印装入相框、制作相册秀……
  教师:2.播放视频《诗意龙潭》,“龙潭”相册有什么特点?与平时你做的相册比较,哪种方式更方便、画面更美?本节课结束后,以后,你再做某类相册时,你会如何选择?
  学生:欣赏,思考,讨论……
  总之,教师有课程选择权,在课程教學中应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教材二次开发的能力。二次开发的教材内容应在符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认识水平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充分发挥教师、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各方面原因,教材信息与学生素养提升不匹配,这是我们需要以团队研究、尝试调整,并积极应用于教学,使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向前迈步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建军,张利波.信息技术教材处理及实施策略.信息技术课[J].浙江:浙江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省慈溪实验中学,2017.
  [2]胡霞.上海市部分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3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