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绵绵
【摘 要】小学美术是小学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秉承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文章概述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意义;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从挖掘教材、课堂绘画、实践活动及师德形象四个方面,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方法,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教学;教学策略
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德育教育是小学美术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教学目的,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以唤醒、激励及鼓舞的方式,让学生在主观精神状态上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一、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其重要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促进学生长远发展。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缺乏道德品质,必然是墙高基下,所得必失。小学生需要打好道德品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知识、技能,才能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其二,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道德能使人内心充实,使人发现美好的事物,使人充满同情、怜悯之心。社会的发展,在于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人们因为憧憬美好的事物而获得动力,而人们因为道德高尚而感到内心愉悦。拥有良好的德行,受到人们的尊重、赞赏,内心平和、充实、恬静。其三,丰富美术课堂教学。教育工作者应肩负育人的伟大使命。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而德育教育与“美”相得益彰,有效丰富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的功能效应。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挖掘教材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可通过挖掘教材文本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众所周知,教材文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师生、生生及群体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桥梁。现行小学美术教学的教材,不但契合小学生群体的认知规律,满足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需求,还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知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以教材文本为依据,结合教学主题开展德育教育。比如,在教学《小树快快长》时,我问学生:“同学们,树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树能美化环境,让我们居住的小区和校园更加美丽”“树可以制造氧气,满足我们的呼吸所需”“树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土地荒漠化”。“树能够为小动物提供居住的家园,让我们的身边充满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对于同学们的回答,我一一给予表扬。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树对我们人类十分重要。同学们使用的家具、手里的课本和铅笔,都是以树为原材料制作的。假如没有树,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我鼓励学生们大胆发挥想象。小学生虽然认知能力有限,但知道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大树。待学生们思考后,我向学生们渗透爱护环境、保护大树、节约书本和铅笔的德育内容。
(二)课堂绘画渗透德育教育
绘画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传统的美术教学侧重于美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在绘画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美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扎根于生活,高于生活。一幅杰出的美术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绘画技巧,更在于作者融入了情感,让作品充满感染力。作品有意境,能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给人以强烈的心灵洗礼,更给人美的享受。小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意识,拥有判别能力。学生们知道美与丑,是与非,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思所想,通过绘画呈现出来。小学美术教育,其目的不是培养学生成为美术领域的杰出人才,而是通过“美”的牵引,陶冶情操,让学生成为“美”的追求者。教师应在传授学生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向学生描述事物的美与丑,引导学生趋向美,趋向德。也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发散学生思维,在大脑中幻化出故事的场景、人物等,并以此绘画,获得美的启迪。
(三)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动手实践。在实践活动或工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制作手工作品,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在教学《我们来下棋》时,我向学生详细说明了棋盘和棋子的设计原理及制作过程,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游戏棋。完整的游戏棋的制作环节较多,操作内容也较为庞杂。在一堂美术课中,学生依靠自己难以完成游戏棋的制作。事实上,我要求学生制作棋子和棋盘,一方面是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制作游戏棋,从任务量的角度而言,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同心协力,才能有效完成。从合作能力的角度而言,学生们在合作过程中,要相互交流,懂得包容和理解,如此才能合作共赢,发挥集体的力量。当前,小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有的小学生缺乏实践能力,甚至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较为缺乏。有的小学生不懂得分享,不会换位思考。学生的利己主义不利于长远发展。为此,教师应在实践课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向学生滲透合作、理解、承担、尊重等良好品质。
(四)师德形象渗透德育教育
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师的师德形象,是学生德育教育最直接的来源。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会影响学生。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分析: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心理动态不够稳定,对教师有很大依赖性。在学生心中,教师可以信任,可以模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榜样标杆。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因为在某方面“像”老师而高兴;有的学生喜欢模仿教师的说话语气和习惯性动作;有的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褒奖后深受鼓舞。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需格外注重自己的师德形象。在教学工作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小学生情感直接,爱憎分明,往往“攻其一点而不及其余”。喜欢某个教师,连带着喜欢这门课程;反之则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细节入手,注重塑造师德形象。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完善知识结构,释放自身魅力以吸引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状态。
三、结语
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向学生群体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德育渗透对教学质量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由点及面,渗透德育知识。在绘画教学及实践活动中,开展多元的教学方法。德育渗透需持之以恒,并将其与教学主题相互关联起来,从而触类旁通,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张洪锋.让美术课堂洋溢德育的气息——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渗透德育的研究[J].江苏教育,2011(01)
[2]马成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启蒙渗透[J].教书育人,2018(13)
[3]张国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2(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