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的开展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庞佳

  摘 要:体育区域活动是指幼儿在一定的体育区域内自主自愿的游戏活动。它可以打破幼儿年龄、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让幼儿身心得到活泼健康的发展,真正体验到“快乐体育”。
  关键词:环境; 材料; 混龄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8)01-107-001
  《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户外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对幼儿园基本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它是指幼儿在一定的体育活动区域内自主自愿的游戲活动。它可以打破幼儿年龄、班级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与发展,同时也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人。1
  一、创设适宜的户外活动环境
  根据幼儿园场地特点,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户外活动区域:区域一场地比较宽阔,定为跑跳区,设置了滚铁环、跨栏、踩高跷、木翘跑、跳绳等;区域二场地比较复杂,幼儿园把它定为综合活动区,在草坪上幼儿园设置了羽毛球、走大鞋,在楼梯下设置了乒乓球,在道路上设置了呼啦圈、跳竹竿、滚铁环、推小车等;区域三为平衡区,有爬竹竿、走梅花桩、玩竹梯、过小河等;区域四是塑胶跑道和平坦的操场,设置了钻爬区和跳跃区,在塑胶跑道上设置高低不一的山洞、草地,让幼儿练习钻、爬动作,在操场边的树上系上各色瓶子头饰,练习纵跳触物等活动,在宽广的操场上则安排跳皮筋、跳绳。区域五安排了车辆区和球类区;区域六是投掷区。在这些活动区域里,孩子们根据自己能力、需求,自由选择区域、同伴、材料,在自主游戏、自主运动中,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
  二、提供科学合理的活动器材
  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依赖于对玩具、器械的操作。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把户外体育活动开展好,活动器材的提供是关键。
  (一)根据幼儿的发展目的提供材料
  由于幼儿的年龄不同,因此他们的动作目标也是不一样的,在选择活动材料时要考虑到大中小班幼儿的不同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活动材料。对于小班幼儿,要为他们提供数量充足、易于学习、容易模仿的材料,促进他们平衡走跑跳能力的发展;对于中班幼儿,提供发展他们投掷、钻、爬能力以及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的材料;大班幼儿要提供能够培养他们速度、耐力、协调等身体素质的材料,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根据幼儿的能力层次投放器材
  不同的幼儿在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要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活动材料。因此,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层次性,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在平衡区走竹梯活动中,幼儿园提供长短不一的竹梯,竹梯的摆放也是各有不同,有的平放于地面,有的一头架在轮胎上,有的两头都被架高,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在玩过平坦的竹梯后挑战架起的竹梯,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让能力较弱的幼儿也有成功的体验,是他们能够挑战自我,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根据各活动区功能需要配置活动器材
  户外区域活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类型,因而在活动形式上区别于一般的体育活动。根据场地特点划分了活动区域。有:钻爬区、投掷区、跑跳区、平衡区、自由活动区等。因此,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幼儿园依据这些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选择地投放。在投掷区,有飞盘、沙包等用来练习掷远,有飞镖配“怪兽”、纸球配雪碧瓶的保龄球套圈配雪碧瓶等用来练习掷准。在钻爬区,练习钻的器材有钻圈、山洞、滚桶等,练习爬的器材有软垫、爬网、攀岩等,不同的器材可以练习不同的钻爬动作。在平衡区,有独木桥、跷跷板、半月摇、高跷、平衡木、梅花桩等供幼儿练习平衡。
  三、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混龄活动能打破幼儿界限,扩大幼儿间的接触与交往,使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同时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充分体现幼儿活动的主体性。开展混龄活动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一)班级间混合活动
  教师和幼儿熟悉了每个区域的活动之后,在初步常规的基础上,教师把每个班级的幼儿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的幼儿继续玩本班的区域,另一部分的幼儿与旁边班级的幼儿共同游戏,使一个区域中有两个班的幼儿在活动,每周混合玩两个区域,在玩的过程中,两个班的幼儿可以自由交往,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打破了班级的界限,扩大了孩子的交往范围,但是各班的孩子依然处在各班老师的关注下,教师要关注胆小的孩子,要鼓励,支持他们与其他的孩子交往,游戏。
  (二)年级同龄共同活动
  当幼儿能够与邻近班的幼儿活动后,幼儿园可以让一个年龄班的幼儿共同活动,进一步打破班级的界限,让每个幼儿选择的机会更多,满足他们选择的欲望,也使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器材,更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把每个班级的幼儿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的幼儿继续玩本班的区域,另一部分的幼儿与同年龄班的其他班级共同活动,支持鼓励幼儿自己去参与活动。教师要引导、帮助不善于交往的幼儿参与,多次活动后,他们也能学会自己去其他区域中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交往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混龄活动
  当幼儿能够积极与同年龄班幼儿活动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共同活动。教师先要组织大班的幼儿讨论关于活动的问题,例如在弟弟妹妹不会玩的情况下你要怎么做?与他们一起玩的时候要做些什么?让幼儿先进行讨论,在活动时让两个年龄班的幼儿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自由的选择活动的区域,自由活动,共同交往。这种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方式能更好地调动和激发幼儿共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年长与年幼的孩子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形成了一种自然的精神上的“渗透作用”,为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自主运动的空间,在与环境中的人或物互动过程中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使身心得到活泼健康的发展,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快乐体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5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