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石芳艳
摘 要:情境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要求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就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析,先分析了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然后阐述情境教学法的重要价值,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将语文教学内容和情境有效结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来感知和体会,加强对知识的体悟,引导学生不断交流和探讨,促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从而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
一、情境教学法的概念及应用现状
情境主要是指利用音乐、语言以及其他实物来营造比较真实的环境,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融入环境中来获得良好的体验。情境教学法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求要具有生动性,主体场景要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才能引起学生的良好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以及教学内容。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就是要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从情与理、情与境的辩证关系出发激发学生热烈的情绪,从而实现学生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有效融合。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教学活动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播和语文技能的提升,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教学法应用比较少。另外,一些教师虽然会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但是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阶段,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情境教学法的价值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二、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创设以具体形象为主的主体场景,这就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沉闷的课堂氛围,让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跃起来,从而有效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则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愉悦、活跃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导入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在连续不断的情境中维持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端午粽》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创设端午节的情境,用多媒体展现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等的图片和视频,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文学习中。
2.拉近学生和作者的心灵距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要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但是小学生的生活经历非常有限,所以往往很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和文本、学生和作者的交流互动非常少。而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课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就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学生的思考带到更深的层次,此时学生就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从而拉近学生和作者的心灵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能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创设月落乌啼、寒霜满天、枫叶火红、渔火点点的意境,让学生进入到诗中的意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有着和诗人一样的感受,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这些意境感受到诗人寂寞的愁绪。因此,情境教学法能够拉近学生和作者的心灵距离,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3.发散学生的思维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能够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思维的培养。而利用情境教学法来开展教学,创设和课文相关的情境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时,课文使用了很多语言来描写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等,教师可以将这些词汇提取出来,以这些词汇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自己理解的北大荒的秋天。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来拉近学生和作者的心灵距离,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和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振翠.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J].未来英才,2015,16(2):109.
[2]高艷红.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22):53-54.
[3]巫爱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上),2017,25(4):152.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1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