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自主性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红

  摘 要:自主性建构游戏是一种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自主的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但幼儿受年龄和经验限制游戏中存在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盲目搭建,游戏的水平较低,这就需要教师细致观察幼儿游戏行为,准确判断介入指导的时机,并开展有效的指导措施。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 建构游戏; 时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9-096-001
  一、自主性建构游戏中教师介入指导的必要性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为直接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游戏过程,自主性游戏的内容也包括建构游戏。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不同的建构材料,如积木、雪花片,甚至木块、纸筒、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堆砌、垒高、平铺、构建等,并根据活动目标和生活经验有目的的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在建构游戏中,保证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选取游戏材料,使用游戏材料,并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建构作品,但幼儿受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在自主性建构游戏中经常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盲目搭建,游戏的水平较低。这对幼儿游戏兴趣的维持、游戏中创造力的发挥和游戏乐趣的获得都是不利的,因此在自主性建构游戏中需要教师的适时介入,有效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推进游戏发展,提高幼儿游戏水平,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乐趣,发展能力。
  二、教师介入自主性游戏的时机
  1.幼儿难以将游戏进行升华时
   在实际游戏活动中,很多幼儿由于认知事物的能力有限,使得游戏内容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且停滞不前,长久保持不变的游戏很有可能导致幼儿失去新鲜感而失去对自主性游戏的兴趣,这时教师应该及时介入自主性游戏,使游戏能够顺利推进,内容不断升华,这样幼儿才能够在游戏中不断的成长起来。
  2.幼儿游戏过程中产生不良情绪时
   在幼儿园里,不难发现很多幼儿个性倔强,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只顾个人利益,不愿与人分享,也不愿在与人交往中主动帮助他人。这样的性格在集体游戏中极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同伴间的矛盾产生并扩大化。因此在自主性游戏中,一旦发现幼儿出现了不良情绪时,教师必须及时介入,利用智慧巧妙化解矛盾。
  3.幼儿游戏过程中产生困难时
   幼儿的自主性游戏缺乏相应的感性认识时,活动就会陷入困境。这种困境有时是因为认知的局限、材料的限制,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是普遍又理所当然的,他们还无法达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可以不露痕迹的提供相关材料,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
  三、自主性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1.以自身为媒介,“玩伴参与式”显性指导
   《指南》中指出:尽管没有成人对游戏的介入,幼儿也能在游戏中自我发展,但是有没有成人的介入和指导,幼儿的发展还是有区别的。
   涛涛一个人在角落里用一次性杯子和一些纸板在建构,观察了半天后我发现他是在搭建桥梁,纸杯子做桥墩,纸板铺在上面做桥面,长长的一座桥建好了。看他搭建好后无所事事正打算推翻重建时,我拿着辆小汽车走过去说:“涛涛,你的桥可以给我的小汽车开开吗?”涛涛同意了,于是我打开了电动小汽车的电源,打算让小汽车在桥面上开一段,结果刚一开动,桥面就塌了。我说:“涛涛,你建的桥不太牢固啊,这样太危险了,我们想办法把桥加固下吧!”涛涛说:“这简单,我们多放几个纸杯子做桥墩,桥就不会塌下来了。”于是我和涛涛一起开始给桥下加杯子……
   在这个自主性建构游戏中,教师以游戏玩伴的身份介入指导,明显推动了游戏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打破了幼儿重复循环游戏的现象,开始根据教师的暗示而优化建构水平,拓展游戏内容,幼儿也有了发散思维,积极想象的意识,游戏的水平得以提升。
  2.以语言为媒介,“集体讨论式”显性指导
   自主性建构游戏中,教师的语言指导尤为重要。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基于这一点,我们以“集体讨论”方式激发幼儿的生活经验,试图让幼儿了解建构主题下该建构场景和事物。
   看到我和涛涛在搭建桥,其他幼儿也围过来要求加入,原本一个人的游戏变成多人游戏,那就需要分工与合作,避免争抢建构材料,这就要以丰富建构内容,扩大建构规模为保证。但自主性游戏要求教师不提供直接的示范或具体建构要求,于是我引导幼儿开展了一次集体讨论。问题:大家在哪里看到过桥?小区里的桥上、桥下有什么?经过讨论,调取幼儿生活经验,在游戏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建构任务进行任务分工,保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自主完成主题建构任务。
  3.以材料为媒介,“非结构化材料”隐性指导
   非结构化材料是指教师在投放材料时,没有对材料设计玩法与目标。我们尝试在教室一角设置自选材料区,放置了一个百宝箱,里面收集了各种废旧盒子、牛奶瓶、包装盒等,在游戏中幼儿随时可以来取这些材料,发挥想象去做替代物。
   幼儿们分工之后,就开始了以“桥”为主体的建构游戏。有的负责用纸杯和纸板搭建橋身,有的负责搭建凉亭,有的负责桥下的荷花和鱼。只见涵涵用长条积木立在四边当柱子,又从百宝箱里找来了废旧的盒子,剪开,架在柱子上,凉亭就成型了。又从百宝箱里找出来酸奶瓶,剪开来就像一朵朵荷花一样绽放,放在桥下,不失为一道风景。
  四、成效与反思
   皮亚杰说过:“游戏是一种同化行为。”自主性建构游戏能成为我们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的一个窗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也发现了采取教师参与、集体讨论或者提供非结构化材料等策略推动游戏发展,幼儿在不断游戏中自然会积累经验,而依靠这些积累,幼儿的游戏情节自然就丰富了,游戏水平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主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2]教育部主编.《儿童3-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10月试行
  [3]童小青,陈露菲.浅谈在自主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文理导航旬刊》,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5248.htm